第87节

作品:《大明第一臣精校版

担心。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收不上来。

  就算日后的大明,由于商税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加上土地兼并,还有地方和中枢财政划分不合理,弄得户部只有几百万两银子,哭天抢地,除了能发点俸禄,给士兵发饷,修修皇宫,维护河道……剩下的什么事都干不了,而且还动不动就落下亏空。

  就连张居正变法,也只敢在田赋上面动刀子,商税是连碰都不敢碰。

  “李先生,晚生有几句心里话,想要跟李先生说,就怕交浅言深,李先生怪罪……”

  李善长慌忙道:“万万不要这么说,张先生是上位心腹,又出身名门,见识学问远胜善长万倍,只求张先生指点!”

  张希孟微微叹了口气,“主公的经历,李先生可知道了?”

  李善长点头,“知道,主公早年经历不幸,真是让人唏嘘……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以为主公必定能成大业!”

  张希孟颔首道:“确实如此,但李先生也该清楚,正因为如此,咱们主公嫉恶如仇,同情弱小,爱惜百姓,对贪官污吏,豪 qiang 商,深恶痛绝。李先生家境很好,又做了十多年的书吏,正因为这个身份,主公不免时常敲打,先生以为然否?”

  李善长脸色一变,怔了许久,终究一声长叹,透着无可奈何。他选了对的主公,奈何他却不是对的人,莫非老天在耍弄他李善长?

  张希孟察言观色,笑道:“李先生懂《易》吗?”

  “不甚明白。”李善长谦逊道。

  “我也不懂……不过易经之中有一革卦,泽中有火,水涸草枯,正是大变化之意!如今大元衰微,豪杰并起,正是鼎革之时。而革卦讲究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李先生,你以为然否?”

  李善长悚然心惊,忍不住念道:“君子豹变,君子豹变!”

  “没错!李先生,你的出身经历虽然让主公不喜,但是先生若能君子豹变,实心用事,替主公谋夺天下,成就帝业,岂不是功盖萧何?名扬后世?”张希孟道:“滁州商贾,固然和先生有旧,但是区区一点情分,又怎么能让先生忘了大事?再有,就算他们会议论污蔑先生,主公又岂会听信这些人的言语?他们骂得越狠,先生的地位越稳啊!”

  李善长彻底呆住了,好一个革卦,好一个君子豹变!

  天下鼎革之时,就该如豹子一般,迅捷变化,随分从时。既然自己选了朱元璋,那就要一颗心放在主公大业之上。

  其实不论前面分田,还是现在的商税,李善长都有些不甘不愿,毕竟刀刀砍在自己人的身上。

  可听到张希孟的这番道理,李善长动摇了。

  他现在已经是不惑之年,还有什么看不清楚的?

  无非是不忍心下手罢了!

  若是寻常时候,还好说,可天下鼎革之时,又岂能瞻前顾后,拖拖拉拉,唯唯诺诺!

  君子豹变啊!

  李善长猛然起身,冲着张希孟深深一躬。

  “张先生,多谢指点之恩!他日善长若能辅佐上位,成就大业,全赖先生点拨!”

  张希孟也站起来,笑道:“李先生,这一番道理也是贾老大人的意思,他知你是人才,就是长久在地方做事,束缚了你的眼界啊!”

  李善长用力点头,这话说得太对了!

  “张先生,咱们还说这个商税的事情……没什么不好征收的,咱们把各个路口看管起来,城门也安排人。进多少货,要送给哪一家,我们心里大致有个数,然后定期核查,确定买卖数额,然后征收商税。其实累进税率,无非是最后一步要仔细算算,不是三十抽一,六十抽一那么简单。我亲自去教,能够学会的。”

  “滁州有多少大商户,大生意,也一目了然。给他们登记造册,剩下的街头小贩,只要每人收一二十文的入城税就是了。”李善长脸涨得通红,侃侃而谈。这一次的他,可是毫无保留。

  “等会儿!”张希孟沉吟道:“李先生,大户可以征收,但若是百姓进城卖点菜蔬果品,或是樵夫卖柴卖炭,也要收钱?怕是主公不会答应的!”

  “哈哈哈!”

  李善长忍不住大笑起来,“张先生,我也教你个窍门……咱们把方略递上去,这个是给上位示恩用的!咱们总不能替上位免了小商小贩的税吧?”

  张希孟瞬间无言了,只能伸出大拇指:“先生高见!”

  第七十章 好官

  李善长和张希孟联手了,这不是两个普通人的合作,而是两只狐狸的勾结,卧龙凤雏,当世双璧。

  强如朱元璋都没看出这套征税办法的真正要害之处,只说不要刻薄小民,锱铢必较……因此有关小商小贩纳税的条款就被去掉了。只是规定进入指定的市场交易,需要缴纳一文钱的场地钱,用来打扫卫生。

  老朱想了想也同意了。

  从帅帐出来,两个人心有灵犀般互相看了一眼,从李善长的双眸之中,甚至能看到炽热。

  仿佛在说,只要咱们俩联手,便无往不利,什么也难不住咱们。

  对此张希孟只是抱以冷淡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李先生,征税的人员你去寻找,不过我这里要有个档案,方便以后监督考评。”

  张希孟只是这么一句,就扭头拖着伤腿,缓慢而坚定去了。

  李善长立时愕然。

  老朱疏忽了,可不代表张希孟也糊涂了。

  别管征税的办法弄得多好,最后不还是要人去落实……试问滁州城里,谁能比李善长更清楚?

  鬼知道他会弄多少自己的人。

  就算不是他的亲信,经过他的提拔,也会成为李善长的心腹。

  过几年之后,这帮人遍布朝堂,张希孟还怎么跟李善长周旋?

  所以你管征税,人事大权就必须捏在我的手里。

  这就相当于首辅和吏部尚书不能由一个人担任一样,是不可撼动的铁律!

  李善长也只能苦笑摇头,他真不知道朱元璋从哪里找出这么个小崽子?

  论年纪,也就十三岁出头,还没他儿子大……偏偏奸猾狡诈,半点不吃亏,或许这就是家学渊源吧!

  对了,还有贾鲁那个老东西,他一心站在张希孟那边,出谋划策,弄得自己势单力孤……等进了滁州,一定多找几个人才,充实上位的霸府。

  所谓霸府,就是最终成就大业的诸侯班底,最典型的赵匡胤,他之所以取国号为宋,就是因为他在宋州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期间,网罗一批文人,给他出谋划策,组成霸府,夺取江山,赵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善长也渐渐意识到,朱元璋虽然实力还很弱小,但是展现出了的勃勃生机,不是任何势力能比拟的。

  自己也唯有甩开膀子,替朱元璋冲锋陷阵了。

  文人拿不动刀剑,唯有一杆毛笔,可有些时候,这一杆笔,却是胜过千军万马……李善长一刻不停,给自己昔日同僚好友写信,送入城中,让他们看清情势,不要自寻死路。

  随后他又把那几个商人叫出来。

  “咱们都是朋友,我劝你们一句,朱将军手握几万雄兵,濠州的十几万元军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