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作品:《你好,1983精校版

接过话茬:“其实在咱们农村,想成万元户,也不是啥难事儿。”

  “哦,怎么说?”

  大伙都不由得伸长脖子,瞪大眼睛。

  刘青山继续说道:“咱们国家现在的政策好了,鼓励农村除了种地之外,还要发展副业呢。”

  大伙儿都种了大半辈子的庄稼,当然知道,靠种地肯定饿不死,但是光靠种地,想成为万元户也不现实。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那么多地可种啊。

  就算是有那么多田地,这老牛破车的,也根本种不过来。

  众人七嘴八舌呛呛一阵子,也没整出个什么章程。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刘青山这才抛出准备好的话题:“这次进城,俺和俺爷,去了王爷爷家,就是以前下放到咱们村的老王教授。”

  “老王啊,他身子骨还好吧?”

  拐子爷爷当初跟王教授关系也不错。

  “好着呢,人家还返聘回学校,继续发挥余热呢,俺弄回来的鸡雏,就是王教授他们大学的。”

  刘青山应了一声,继续说道:“王教授还给俺带回来不少农业书,还给咱们夹皮沟支招呢,希望乡亲们都能早日富裕起来。”

  “老王有心了,不知道他啥时候能回来看看?”

  拐子爷爷的话题,又有点跑偏。

  主要是他老人家月月领着补贴,所以生活算是夹皮沟最好的,也就不大关心什么发家致富的事儿。

  可是,别人不一样啊,这些年大伙都穷怕了,也想穷则思变,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张队长立马急火火地问:“青山,老王都给咱们想了啥招,你快点说说?”

  对于王教授的学问,村里人都是佩服的,所以刘青山才会打着王教授的旗号,否则的话,以他的年龄,在这些爷爷叔叔跟前,说话肯定不好使。

  刘青山先回答了拐子爷爷的问题,然后才说道:“王爷爷说,农村人,最基本的就是两条路:种植和养殖。”

  大伙一听,不免有些失望:农民嘛,谁不种地,谁家不养几只鸡鸭鹅啥的?

  一瞧人们的表情,刘青山心里就有数了:“王爷爷说了,按照以前的法子来种地,顶多能混个温饱,现在要种植反季节蔬菜,才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反啥?”一听这个字眼,老支书就有点心慌。

  “您老别担心,不反别的,是反季节蔬菜,比方说,冬天过年的时候,您家里想不想包点芹菜猪肉馅的饺子吃?”

  刘青山连忙笑着解释。

  张队长搭茬说:“当然想了,过年吃芹菜,全家都勤快。”

  大张罗也一个劲点头:“去年俺家晒了点干芹菜,就准备过年的时候包饺子。结果呢,跟柴火似的,根本嚼不动。”

  一瞧着话题又要跑偏,刘青山连忙往回收:“就像这芹菜,本来是夏天的蔬菜,如果冬天生产和食用,就叫反季节蔬菜。”

  大伙一听,连连摇头:“咱们这地方,一到冬天,就盖上一层厚厚的大雪,啥玩意都得冻死。”

  拐子爷爷也有些不满:“这个老王啊,是不是现在也有点老糊涂了?”

  刘青山忍着笑:“在外面冰天雪地的,肯定不成,不过呢,可以扣塑料大棚,外面冰天雪地,大棚里热得直冒汗,蔬菜照样能生长。”

  塑料大棚,那是啥玩意?

  这时候的小山村,消息闭塞,信息落后,许多事物,都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会慢慢传过来。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错过许多发展腾飞的机遇。

  看到大伙一脸茫然,刘青山也不急,决定拿身边的例子说说:“年前的时候,咱们不少人家,都要栽蒜苗吧,那个就跟塑料大棚一个道理。”

  嗯,好像有点明白了。

  因为冬天没有鲜菜吃,所以就会用细笤帚糜子,把蒜瓣一个个地穿起来,放在水盘子里养着,慢慢就会发出嫩芽。

  等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剪下来一茬,炒绿豆芽的时候放里点,可有味儿了。

  “这个塑料大棚,好像真的有搞头!”

  老板叔脑子最活,也最先想明白过来:不就是在大棚子里面种园子嘛,当农民的,谁还不会呢?

  大伙也都来劲了,七嘴八舌地商量起来:你说在大棚里面种茄子,他说种黄瓜,一时间,好不热烈。

  到了后来,因为种芹菜还是种韭菜的问题,张队长和大张罗都吵吵起来,还争得面红耳赤。

  “停吧,都停吧,大棚还没影呢,你们吵吵个啥!”

  老支书发话了,他不满地在鞋底子上磕打两下小烟袋锅,把里面的烟灰磕到地上。

  一时间,大伙有点尴尬:好像刚才有点上头了。

  农民,从来都不缺乏干劲,更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缺少的,是知识,是眼界,是切实可行的路子。

  老支书则继续给他们降温:“这塑料大棚长啥样,你们谁见过,谁会弄?就算是种出来蔬菜,谁去卖?又卖给谁?”

  大伙全都被问得不吭声了,叫他们在田里流汗,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他们都毫无怨言。

  叫他们出去到外面卖菜,还真张不开嘴。

  刚才还热火朝天,跟外面天气一样的热情,瞬间消退,心里都哇凉哇凉的。

  刘青山当然能感受到这种变化,于是决定再鼓鼓劲:“技术方面呢,王爷爷给的书里面都有,咱们照着做,肯定能把蔬菜种出来。”

  “至于销售问题,也不是事,张罗叔,你这大嗓门,大事小情都张罗得明明白白的,还怕卖菜啊?”

  大张罗鼓足勇气:“嗯,小菜一碟!”

  刘青山又望向张老板儿:“老板叔,你也赶了半辈子马车,就不想换换,以后把鞭杆子换成方向盘,开个大解放啥的?”

  “想,可是买不起啊!”

  老板叔也是有想法的人,在刘青山的记忆中,老板叔就是村里第一个开始跑运输的,家里有好几个闺女,都被他给培养成驾驶员,自家就是一个小车队。

  刘青山朝他竖竖大拇指:“有想法就有奔头,其实,销路问题,俺都联系好了,春城的汽车厂,好几万职工呢,别说咱们一个夹皮沟,就算是咱们青山公社都种菜,人家也能消化!”

  “真哒?!”

  那几个人都噌噌噌地从小板凳上蹿起来,将刘青山团团围住。

  刘青山还真有点心虚,因为这件事,他只是初步跟大飞哥他们打了个招呼,可没签什么销售合同啥的。

  他刚才打包票,主要是给大伙鼓劲的,免得像老支书他们,瞻前顾后,错过发展机遇。

  不过想想,以夹皮沟的生产力,能种出多少菜来,到时候运到城里,还担心消化不掉吗?

  不知不觉,天都黑了,大伙谈兴依旧很浓,刘青山却累了,约定好明天继续,他就往家溜达。

  家里面,闹洞房的人也都散了,刘金凤和高文学,正端着碗宽心面,在那往嘴里秃噜呢。

  吃完收拾一下,林芝就张罗着早点睡觉,还给家里剩下的三个孩子,各自发了两个棉花团,叫他们睡觉的时候,把耳朵都堵上。

  刘银凤当然懂了,红着脸把耳朵堵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