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

作品:《锦衣精校版



  这学舍显然是从前的城隍庙所改。

  再征收了附近的一些房舍,外头挂起了一个大大的招牌:“清平小学。”

  里头,正隐隐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而在学社之外,也有几个铺子,这些铺子主要是卖笔墨纸砚的,还有一两个书铺。

  刘彦听到读书声,心里一阵宽慰。

  这令他想起年幼的时候读书时的场景,仿如梦中一般,回忆总是美好的,虽然在族学里,没少挨先生的戒尺,可迄今回想,那不正是自己辉煌一生的起点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他心头一热,径自走到了这书铺前,只见在书铺的门口,正站着一个招揽生意的伙计。

  这伙计看到来人,便立马热情地道:“客官要买书?”

  刘彦则是手指那学社道:“这是哪一家的族学?”

  要知道,这时代绝大多数的蒙学,都是由家族的形式进行的,若是地方上的名门望族,都会建立族学,供族中子弟读书。

  不过一般京城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族学,因为京城里极少有鼎盛的家族,毕竟外来人口多。

  这伙计便笑道:“这不是族学,这是巡检司办的学堂。”

  “巡检司办的学堂?这里头有多少学子?”有人忍不住询问。

  伙计如实道:“大抵有三五百吧。”

  三五百……

  有人直吸冷气,满脸吃惊。

  这个数目很惊人了。

  即便是地方上的豪族,也一般办不了这么大规模的蒙学。

  毕竟家族的人口只有这么多,也未必是所有族子们都能上学。

  至于一般人家……

  读书?这是不可能的,不说读书的花费,而且这读书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多大的用处,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考功名。

  刘彦惊讶地道:“这清平坊上上下下,也不过两三千户人而已,如何来这么多的学子?”

  书铺的伙计便道:“巡检司那边鼓励和提倡啊,巡检司里有个教育长,除了兴办学堂,便是鼓励人读书的。当然,大家肯将孩子送来学堂,也是没办法。这清平坊里,男人要嘛做工,你瞧,像我这般,我就整天在这书铺里忙活,而贱内呢,现在也在纺布,这孩子丢在家里,怎么放心?且这坊里严禁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出来做工,说难听一些,咱们从早到晚,顾不上孩子,送去学堂,每月也花不了几个钱,索性就让他读点书,或许还有点益处。再不济,就当是将孩子送到学社里有人照看了,至少放心一些。现如今清平坊里,大家都这样干。”

  新奇了,这是上赶着将孩子往学堂送啊。

  其实刘彦的心里已经很是震惊,他上下打量眼前这伙计。

  就这么个伙计,他的孩子也上学?

  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事。

  历朝历代,都不曾见这样的人子弟读书的。

  可伙计说的很认真,不像骗人。

  这一下子,众官骚动起来。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我们还骂不骂清平坊了?”

  “真有这么多学子?”

  “我听这么多的读书声,只怕只多不少。”

  “哎呀,这是善政啊。”

  “是啊,往日父母官想要教化,都教化不到几个百姓呢,哪里似这里,大家都上赶着送孩子来的。”

  这时候,那边正隐隐的传来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一下,听的人更心热了。

  是圣人教化的内容。

  想想看,如此大规模的教化……

  刘彦顿时觉得自己的脑袋混沌了。

  虽然还有人低声道:“这是张静一的阴谋……”

  可是……

  说这话的人,底气却明显的有些不够足了。

  军心动摇了。

  “咱们该怎么办,还死谏不死谏了?”

  “你有听说过,死谏半途而废的吗?要为天下人所笑的。”

  “可我……我……我不想谏了……”

  各种声音都有。

  众人漫无目的,一时之间,竟已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学社距离百户所和巡检司,不过一步之遥,前头已可见到许多禁卫横刀在那了。

  于是,拿不准主意的众人来到了这里。

  显然,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

  可就在这时,却见一行人正从里头徐步出来。

  为首之人,不是天启皇帝又是谁?

  众官这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刘彦迟疑片刻,只好带着众官上前见礼。

  “臣等……见过陛下……”

  这些人都是狼狈不堪,身上还沾着泥浆,衣冠不整。

  此时却纷纷拜下。

  天启皇帝背着手,神气扬扬的样子,左右有黄立极、魏忠贤、孙承宗和张静一人等。

  他看了他们一眼,笑了笑道:“诸卿,还要死谏吗?不打紧的,朕在这里,给你们留了位置,这里比天桥坊好,干净。你们好好地谏吧。”

  众官的脸都红了,顿时火起。

  陛下,你又侮辱我们!

  可为啥……内心会有一种屈辱感呢?

  分明死谏是很神圣的事,结果陛下很欢迎的样子,却好像他们受到了巨大的羞辱。

  刘彦一时犹豫起来,谏不谏且不说,还要不要死是个问题。

  可仔细一想,好像如果因为这等事去死,很不值得的样子。

  此时,天启皇帝道:“来,请诸卿在此死谏,还有……不要阻拦沿途的百姓,百姓们若是喜欢看,就让他们好好瞧瞧,见一见我大明百官们的风骨。”

  第一百一十九章 升官

  天启皇帝一声令下。

  果然后头的校尉和番子们便自觉地让出一条道路。

  这哪里是让人死谏,分明是请君入瓮。

  刘彦才不上这个当,他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倒是有个御史正色道:“陛下,就算张静一治理这清平坊有功,可是巡检杨娴……又有何罪?”

  “有什么罪?”

  本是心平气和的天启皇帝,此时咬牙切齿起来,道:“有什么罪,你们心里没数吗?这几日,难道你们没有体会到滋味吗?是不是还要朕让你们在那天桥坊住上十天半月才够深刻?”

  “这……”

  说实话……天桥坊那滋味……实在让人记忆犹新。

  现在一说到天桥坊三个字,便让人反胃。

  天启皇帝厉声道:“张静一你来说罢。”

  张静一点头:“从昨日到今日,我奉命清理天桥坊,这几日暴雨,天桥坊死伤者不少,现下死者三十七人,迄今没有搜寻到尸首,却失踪不见人影的,还有二十二人。除此之外,房屋倒塌九十余。这些日子,百姓们便在这污水之中,浸泡了足足六日,可天桥坊巡检司从未拿出一个方略来。”

  “原本许多人祸,本是可以避免,而杨娴身为巡检,不只尸位素餐,经锦衣卫百户所核实,他纵容市井泼皮欺压百姓,只我这百户所接到的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