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作品:《锦衣精校版


  雨后放晴,刘彦等人,却觉得自己已撑不住了,就算一日吃四顿鸡汤,也熬不住啊。

  陛下若是再不给一个说法,那就索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

  于是刘彦怒气冲冲地寻了番子:“陛下为何还不给音讯,莫非一直这样躲着吗?那么就请告诉陛下,请陛下立即诛杀臣等……”

  这番子露出了奇怪之色,讶异地道:“陛下?陛下走了啊?”

  “走……走了……”刘彦瞠目结舌。

  所有人又懵了!

  只听这番子道:“昨天夜里,陛下已自侧门起驾去了清平坊。”

  竟去了清平坊?

  好家伙……

  百官们议论纷纷。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陛下这是害怕了,故而便去了清平坊避难。这清平坊乃是贼穴,显是陛下已经知道了我等的力量。

  于是刘彦心中狂喜,怕了就好,还以为陛下不怕呢!

  于是声调激昂地道:“走,诸公,我等去清平坊,且看陛下还可避去哪里,今日我等报成仁之志,何患不能成功!”

  “同去,同去。”

  一声号令,大家精神奕奕,蜂拥地便朝清平坊去。

  只是这一路,到处都是淤泥,还有被大水冲刷后的各种垃圾,偶尔……可见有差役在收拾沿街的尸首,放眼看去,这天桥坊可谓是满目疮痍。

  刘彦这些人,是吃过苦头的,看到此情此景,他们这时也忍不住感慨:“叹民生多艰,此等天灾,当真令人痛心疾首啊。”

  他们犹如一群乞丐,一个个脏兮兮的,衣衫褴褛……此时一深一浅的踩着淤泥,想到京城里居然有此大灾,若说心里完全没有同情,却是不可能的。

  在这恻隐之心下,其实更多的是叹息灾难如此巨大,却没有往深处想,毕竟……大灾面前,人力终究有穷尽。

  “到了清平坊巡检司,我等……”

  众人一路走,一路开始商议对策,他们可没有忘了他们此来的重要使命。

  这清平坊和天桥坊其实很近,只隔了几条街巷。

  很快……清平坊便到了。

  和天桥坊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和满地的瓦砾不同,放晴之后的清平坊……倒像是被大雨冲刷过一般,非但没有遭受巨大的灾害,反而在历经雨水冲刷之后,焕然一新。

  道路整洁,道旁是一排排树木,这树木看来都是新栽种的,竟好像没有遭受暴风雨的影响。

  因为放晴,所以这里已经有了不少人流,这些日子躲在家里避灾,不少人憋坏了,于是纷纷上街。

  听闻京师其他的地方,受灾的情况各有不同,哪怕是东市和西市,现在许多铺子依旧还不能开门,因此大量的人流,便大多聚集在这清平坊。

  一个个铺子,统统打出了旗蟠,街面上……也可见一些衣衫褴褛的人。

  不过大多数……好像是从其他坊来的,因为在街头街尾处,有人张挂了一些旗蟠,开始救济附近街坊的灾民。

  刘彦等人看得瞠目结舌,惊讶不已。

  刘彦便忍不住道:“怎么,清平坊没有受灾吗?”

  对呀。

  难道独独清平坊没有受灾?

  这里,哪里有一分半点受灾的痕迹!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治之世

  看着眼前的一切,这对刘彦等人而言,是足够震撼的。

  虽然无论是天桥坊,还是清平坊,其实它们都属于京城的边缘区域,可都处于京城较为低洼的地带。

  不只如此,若是在京城常住的人,大抵都知道,天桥坊比清平坊还好一些。

  天桥坊受灾如此严重,这清平坊没理由不受灾。

  可这里,却丝毫没有连日暴雨成灾的痕迹。

  当然,若是细心去发现,也不是没有的。

  比如,在某些民居的角落里,确实有一些积水。

  而这个时候,可以看到一些穿着皂衣的人,在这些积水的地方,撒上一种粉末。

  看着这些皂衣人,刘彦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寻了一个皂衣人,询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撒石灰。”这人回答,还算和气。

  “撒石灰做什么?”

  “巡检有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街坊边边角角,都要消毒,尤其是有积水和污秽的角落,都要撒上石灰消毒,这才可以杜绝可能发生的疫情,尤其是这夏日即将要来,暴雨之后,滋生蚊虫,就更加要小心了。”

  说罢,皂衣人又开始走街过户,一个个分散去寻觅有水洼的地方了。

  他们显然很细心,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放过。

  刘彦等人当然不知道,现在这消毒的工作,已成了重中之重,也成了评优的重中之重,压力全部到了街长和巷长这儿,这些街长和巷长怕出幺蛾子,几乎每天都要在自己的街道里自己先巡查一次,免得巡检司的卫生官查出什么来。

  街长和巷长们每日巡查,以至下头的差役就不敢怠慢了,这一层层的压力,最后落到了他们身上,稍有懈怠,便随时要拎出来。

  石灰能消毒?

  这一点,刘彦当然也不懂。

  可令他惊叹的是,天桥坊那边在收尸,这边却已无聊到往偏僻的积水里撒石灰了。

  更令人惊奇的还不是如此,而是这些皂衣人,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站在这里的诸位,在做官之前,都是各府县的读书人,在地方上,他们对于小吏是有天然歧视的。

  这种歧视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确实是读书人有天然的优越感。

  而这也和差役们自身的毛病分不开关系,因为无论是什么吏,他们的表现,大多表现为‘贪’、‘懒’。

  对上官,他们是欺瞒,对百姓,他们是敷衍和欺压,这一点他们在地方上是有耳闻的!

  但凡是朝廷委派的地方父母官,其中抱怨最多的就是小吏欺上瞒下,根本无法驾驭,在看得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对你表现的恭敬,可你看不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便懒散和不将你当一回事了。

  可眼前的这一切,都让人匪夷所思。

  这些皂衣人显然很细心,在巡检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也细致地寻觅各种水沟和水洼,而后撒上他们携带的粉末。

  这放在后世的说法,就是有工作积极性,工作主观能动性强。

  刘彦心里狐疑起来,这些人吃错药啦?

  耳边,却有一御史忍不住道:“吏诈则蠹政,政蠹则民病,此乃历朝历代的顽疾,只是想不到在此处,却有如此风气……”

  刘彦瞥向那御史,那御史似乎也觉得失言。

  对呀,我怎么夸这清平坊呢?

  到底站哪一边的?

  可是……实在是脱口而出,而且……还真就这么一回事。

  刘彦这时越发觉得事有蹊跷了。

  一行人继续前行,越看越觉得心惊。

  这里很热闹,尤其是穿行于商业区的时候。数百个铺子一一开放,到处都是招揽生意的吆喝,行人如织,仿佛那暴风雨没有出现过一般。

  再往前,竟是一个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