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作品:《大流寇精校版

  权衡再三,不管金声桓可不可信,路振飞也必须让他赶紧率部收复淮安,否则根本无法应对南下闯贼。

  唯一的好消息是凤阳总督马士英遣大将黄得功已至淮安,另有两路凤阳明军正在赶往淮安途中,所以只要能在闯贼渡过淮河前收复淮安城,几路明军实力总合是能对抗闯贼的。

  就是委屈了那位余淮书。

  有张鹏翼满门被杀血债在,招安显然不能了。

  一听路部院让自己带兵收复淮安,金声桓想都没想就应下,毕竟他是想继续留在淮扬的。

  当下唤来赵忠义,念在他忠心老实跟随自己多年情份上,金声桓授他把总衔,命其带一支马队去何鸣骏部传令并为向导。

  ……

  赵忠义这边传完金声桓的将令后,就见何部抓了一批妇人在队伍中,自是知道怎么回事,但只是暗叹一声没说什么。

  他不过小小把总,哪里管得了人家游击。

  “那就去沐阳吧,”

  何鸣骏随口应了声,传令所部加快速度,因金声桓要求他明天务必抵达沐阳。

  何部下千总盖遇时听说不去宿州改去沐阳,便指着队伍后面那帮妇人问道:“要去沐阳的话,这些娘们怎么办?”

  何鸣骏眉头一皱,沐阳那边耳目甚多,要是叫漕院知道他带人公然强抢民女,杀人掠财恐难交待,而且带着这些妇人行军速度快不了。

  念及于此,抬手吩咐盖遇时:“把这些反贼都处理掉。”

  “反贼?”

  对面的赵忠义于马上一愣,失声道:“这些是妇人啊!”

  “妇人就不是反贼了?她们不是反贼,她们的男人就是反贼!反贼的娘们不是反贼是什么!”

  盖遇时嘿嘿一笑,勒马奔后,旋即队伍后面就响起妇人惊叫声。就眨眼功夫,两百多妇人就被杀了个干干净净,鲜血将道上的泥土都浸红了。

  盖遇时更命手下将妇人的首级砍下,再用刀割去长发,说什么既是去淮安平乱,那就正好带上好请功。

  赵忠义依旧是保持沉默,这种事情他跟随金声桓多年,看得早就麻木了。

  只是让万万没想到的是,何部进了沐阳城后却发生了一件事。

  这事原本是小事,几个士兵喝酒不给钱跟酒铺的人闹了起来,结果领头的凶性大发竟带着手下拔刀将酒铺掌柜、伙计十几人当众斩杀。

  此事看到的沐阳百姓很多,随后便立即发酵,城中百姓群情汹涌聚到县衙嚷着要知县赶何部出城。

  当时何鸣骏也喝的迷迷糊糊,盖遇时原意是想花些银子“摆平”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可喝醉了的何鸣骏见这沐阳百姓如此不识抬举,竟敢聚众要赶他们出城,气极之下令部下动刀将百姓驱散。

  然而,这一动刀,一见血,事情就不是简单的“驱散”了。

  很快,视人命如蝼蚁的何部官兵在沐阳城中疯狂杀人,但见男子,不问是由皆一刀杀之,割其首级招摇嘻笑。

  有妇人者,一拥而上,不顾天色,公然逞欲,稍不从,即断手断脚。

  沐阳知县眼见官兵如禽兽一般残杀百姓,劝阻不得竟是恨得上吊自杀。其死后,杀红眼的官兵竟冲进县衙,将他的小妾侮辱。

  知县都如此,更况其他人。

  沐阳县城数万百姓,竟成了何部圈养猪羊,说杀就杀,说淫就淫,整整持续了一夜。

  次日,大醉醒来的何鸣骏见闹出这么大篓子也是吓得慌了神,然而此人不想办法制止杀戮,保存尚活百姓,竟脑子一拍想出杀人灭口来。

  结果,侥幸于昨夜活下来的百姓又遭屠杀,事后,何鸣骏毫无羞耻的派人分别去宿州和安东报捷,说是沐阳贼人欲杀官兵夺县城附反,幸被他及时发现镇压,现斩贼人首级数千级……

  捷报送出去的同时,沐阳城中妇人三千余被何部官兵分押若干处,以便日后分配。

  因天气转暖,不复严寒,城中积尸无法久存,又派兵出城抓来附近乡民,要他们以牛车、马车运尸城外掩埋。

  那些进城的乡民无一不被城中惨状惊呆。

  而在城南某处宅中,望着眼前数十具裸尸,赵忠义终是站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许久,他咬牙从地上站起,拎刀便要往何鸣骏所在冲去,其部下见状吓得赶紧拉住他,纷纷劝说胳膊扭不过大腿,鸡蛋碰不过石头。

  冷静下来的赵忠义默默看着手下这众兄弟,然后取来酒坛一一为众人倒酒,最后以匕首割破掌心滴血于碗中,再与众人道:“诸位若身在家乡,见家乡之人被如此残杀,诸位是否可以做到无视?”

  众人沉默。

  谁无桑梓之情?

  “这官军,忠义是不当了,诸位若有愿随我者便请喝了血酒,不愿者忠义也不勉强,他日战场再见,皆不手软!”

  言罢,一饮而尽,复带愿随者85人纵马出城向南狂奔。

  投贼。

  ……

  瓜洲渡口,陆四将自己刚从菜地里摘得的一把油菜花塞在了左大柱子手中,有些愧疚道:“小红花我没弄到,不过这油菜花也挺好看,你就凑和吧。”

  “只要是大兄弟给的,什么花都好看。”

  左大柱子伸出兰花粗壮指,将一朵油菜花插在头上,又狠狠嗅了口手中的油菜花簇,大手一扬:“火字营,列阵!”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帮烂鱼虾

  扬州段江域能供大军渡江的就是瓜洲渡口,除此渡口外,沿江大部分区域都是烂泥滩涂,大船近不得,小船能近却无法将辎重拉运上岸。故历来北军南下渡江,或南军渡江北伐,要么在采石矶,要么在瓜洲,间或浦口。

  因此,陆四同样将决战地放在了瓜洲渡。

  临战前,陆四终是接到淮安城余淮书的求援信,信中说明军大举攻城,不下数万大军,城中已是岌岌可危,请陆四能及早率南路军回援。

  此情况,陆四未向全军通传,只一心备战。

  淮军出城时,陆四又下令扬州城的官吏士绅都随军至瓜州,美其名曰“观战”,实则是怕这些官吏士绅趁淮军主力与明军决战之时在城中生乱。

  此令一下,城中自又是鸡飞狗跳。

  明军方面的渡江“总指挥”并非原定的镇江总兵张天禄,而是从南都亲来镇江督战的史可法。

  兵力方面,明军有操江水师一部千余兵、镇江总兵张天禄部四千兵,镇海将军郑鸿逵部四千兵,又有内守备处标兵千余,从江北桃源擅撤南都的抚宁侯朱国弼部数千人,计一万五千余明军参与渡江之战。

  战前,史可法已从它途径得知史德威、李棲凤、胡尚友三部覆没消息,也知扬州已被贼军下,又得凤阳总督马士英通报淮安贼乱,彼时自史可法以下明军文武被淮扬糜烂局面所惊。

  南都城中,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忻城伯赵之龙等勋臣更是认为渡江收复淮扬已无必要,当下应当收拢各军沿江部署,阻止贼军过江,为大明守住半壁江山,以侯“帝自北来”。

  史可法执意收复淮扬,魏国公徐弘基也言“守江必守淮”,内守备韩赞周无主张,如此在史、徐力持下,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