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作品:《大流寇精校版

 余淮书不认为河工们会有不同意见,因为他看到不少河工都激动的在说打淮安城了。

  “对,说一千道一万,打不下淮安城,官府他也不怕咱们!”秦五也激动起来,要真如陆文宗所说官府会招安他们,那他秦五爷就不用再替人盖房子,而是摇身一变成当官的了。

  光宗耀祖的很呐!

  “你我两家在这桃花坞怕有上万人,都说兵贵神速,咱们虽不是兵,但把大伙好好组织起来也不比兵差多少……”

  陆四的主意就是那个投降的孙武进所言,趁淮安城不备派人假扮败兵混进去,然后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夺城!

  “这法子能行?”阴阳先生王二有些吃不准。

  余淮书则点头道:“可行!关外的鞑子就喜欢用这个夺咱们的城,听说那些流贼也惯用这手段。”

  “那就好,那就好,”

  王二不住点头,边上的秦五却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声拉了拉王二:“要不二先生给大伙卜一卦?”

  “嗯?”

  王二轻挼山羊须,微微思索,道:“成!”

  从怀中摸出几枚铜板,捂在手中念念有辞,突然掷到桌上。

  秦五等人很是紧张的凑上去看,就是程霖、蒋魁也凑了上去,可一帮人看不懂三正两反代表什么意思。

  独那王二面露狂喜笑容,击掌道:“卦为武王伐纣,大吉,大吉啊!”

  “武王伐纣?好啊!日他娘的,干了!”

  这下不但秦五激动莫名,就连凑上来看的夏大军、程霖他们也是一脸惊喜状。

  武王伐纣,谁不知道?

  错不了!

  只那余淮书面带微笑不似那么惊喜,陆四这边自也淡定,心里却在感谢这阴阳先生王二。

  手段是低劣了些,但胜在有效果。

  “老爷,武王都伐纣了,咱们就干吧!”广远这孩子性子急,磨拳擦掌的就要去打淮安城。

  一众头领们也是按不住性子,陆四却抬手制止众人:“不急!”

  秦五咧嘴笑道:“陆兄弟还有话讲?”

  “咱们这么多人一窝蜂的去打淮安城,没个号令旗帜可不行,自古以来可没有乌合之众能成事的。”陆四一脸正色道。

  秦五闻言,一摸脑袋佩服道:“有道理,没个号令旗帜,大家伙这么多人,谁知道谁,谁又听谁的?劲不往一处使,那可不成!”

  “首先得有个名号,叫外人知道我们是哪个,”

  余淮书看向陆四,“陆兄弟说咱们叫什么的好?”

  陆四未答,只叫广远去找块干净大些的白布来。广远忙应了下去找,不一会便弄来了块约摸长四尺、宽三尺许的白布来。

  光有布没笔可不行。

  好在余淮书身上带了用木盒装在一起的笔墨。身为童生的这位余先生,再忙再乱再急也不会丢下文墨的。

  用水和了将冻得结实的墨磨成汁后,余淮书将毛笔递给陆四。

  “谢了!”

  陆四点头致谢,尔后提笔在那白布上写了大大的一个“淮”字。

  淮扬之人,自当叫淮军。

  第四十七章 造反还有抢先的!

  “老爷,这是啥字?”

  陆四对广远这个问题实在是无语,等将来条件好些说什么也要给侄儿请个先生,不然如何能在造反这个充满前途的行业中有所作为呢。

  “此乃淮字,淮扬的淮,淮安府的淮!”

  阴阳先生王二既是说给陆广远听的,也是说给周遭人听的,因为他们都不识字。

  蒋魁欣然道:“淮?嗯,好,咱们就叫淮军!”

  “淮军,好!”

  秦五不知道好在哪里,但瞅着这字笔画多,那肯定就是好的。

  “咱们是淮安府的人,当然得叫淮军了,要叫其它的我可不答应。”卖油郎程霖看起来很有乡土观念。

  “淮,最清之水也,《尚书大传》有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一说,故淮字亦暴雨也。我等以淮为号,便同暴雨狂风,那官府岂能不怕!”

  余淮书的这番解释让众人听了更加来劲,卦为武王伐纣,号为暴雨狂风,这淮安城不下也下了!

  “打下淮安城,这淮扬地我们淮军说了算!”

  “就算官府不招安咱们,咱们淮军有淮安城在,还能饿死不成!”

  “……”

  众人热烈讨论着,广远这孩子忽的心生困惑,再次拽了拽他老叔的衣角,低声道:“老爷,你啥时候会写字的,谁教你的?”

  “呃……老爷我是自学成材的,嗯,以后你也要学,不然连军令都看不懂,如何行军打仗?”

  陆四只能这么回答侄儿,至于他何时自学成材,等有空再编。

  “噢,不过老爷会就行,我就跟着你,不识字没关系的。”广远下意识的侧退到老爷目光看不到的角落。

  “各位若觉淮军可用,以后我们便号淮军。”陆四再次征询众人意见。

  “就叫淮军!”

  夏大军四下看了眼,从一个河工手中拿过竹篙,将写有“淮”字的白布系了上去,然后插在脚下。

  军旗看着简陋,但于此刻却神圣无比,吸引着苏记酒厂门口所有河工的目光。

  “大伙听着,往后我们就是淮军,只要我们一条心,世上没有人能欺负咱们,就是官府也别想!”

  竹篙上的军旗似乎听到了陆四的声音,“刮刮”两声在北风中飘动起来。

  “淮军!”

  夏大军将手中的长刀朝半空一举,吼了一声。

  “淮军!”

  数百大刀队员将手中长刀齐致指天。

  “淮军!”

  上千根竹篙一起朝上举起。

  “淮军!”

  坐在地上的河工们纷纷站起,举起手中的武器齐声呼吼。

  刚刚平静下来的桃花坞再次陷入狂吼声中,无数人都在欢呼,扁担、长矛、铁锹、锄头交织出一付真正的农民起义景象。

  望着眼前的河工大潮,望着这支新生的淮军,陆四情不自禁按刀向前。

  正所谓: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

  淮军之号是有了,但如何做到号令分明,指挥有序却需很多章程。

  事出紧急,陆四不可能详细制定,也没必要现在就弄一套体系出来,便简单与众人说了自已的想法。

  “我意淮军以营为制,各营以领头人姓为号,如秦五爷这一路人便叫秦字营,夏大军这路人便叫夏字营,这样各营除我淮军旗号外,又有营号,易于分辨。”

  如此编营,自是陆四借鉴前世那位中堂大人的做法,看起来很有点草台班子的感觉,但于一支初创之军的早期,却是有凝聚人心的好处。

  原因便是简单易识!

  等淮军真正站住脚,有了规模,再进行正规化也不迟。

  众人从前都是农民,余淮书和王二先生虽识字,可也没当过兵,哪晓得军队中的事,又见陆四条理清晰,说话头头是道,加上盐城县的人都唯他马首是瞻,想着这般划分倒也简单,便都说可行。

  蒋魁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