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贞英的镇定并没有换来司马兄弟的良心,他们越过王恭,反而还威胁起她来。

    “太后娘娘若是想寻死,我兄弟自然不会拦着,您自己选个好办法,也省了我们兄弟的事了!”

    想寻死?

    那还不容易?

    自我了断就可以了。

    办法有的是,我们兄弟也不会拦着,你想怎么死都可以,什么用刀、用绳子、用白绫,高级的,低级的咱都有。

    你呢,是个柔柔弱弱的女人,又是司马家曾经的正牌皇后,咱兄弟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难看了。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当然还是让手上不要沾血更好。

    虽然,我们司马家的人也从来都不是个讲究的,但有些时候,还是要给点考虑的。

    弄死王贞英易如反掌,而且,现在的形势,公理也还是在司马兄弟的。

    其性质相当于铲除内贼了,谁让她王贞英作为我大晋的太后,却联合外人呢?

    但是,思想上毫无顾虑的司马兄弟也还是没有这样做,究其原因,还是畏惧王谧和他手里掌握的北府兵而已。

    你要知道,虽然王谧已经成为了琅琊王,在熟悉朝堂政治的人眼中,已经是完全的摄政王待遇了。

    这次北伐若是成功,等到王谧回军,这个朝廷可就真的要改个姓了!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司马兄弟才不顾一切的突袭了京口,扣押了刘牢之。

    时间,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十分迫切的。

    失去了这个机会,等到王谧在北伐当中有所建树,那个时候,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会归心于他。

    司马家的人就没有了存在感,等到王谧回来,想要搞事就更加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北伐又是不得不走的一步,而且,少不了王谧的亲自指挥。

    北伐之前,王谧的种种纠结,铺垫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他其实早就已经预判到了现在的这种情况。

    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如果不趁着这个难得的建康城权力的真空期搞事,那他们就不正常了。

    不过,现在也要承认,王谧虽然想到了这种情况,却也还是预估不足,他原本以为,会先在建康城内乱起来。

    比如王恭一流,就极有可能按捺不住,谁让在王谧这里吃了大亏呢?

    然而,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司马家的人会先跳起来。

    简直是没有天理!

    然而,应该说,如果司马尚之他们现在就把王贞英除掉,在舆论上也不会占到太大的便宜。

    人嘛,总归还是要遵循一个论迹不论心,就算是人人都看出王谧早有不臣之心,可他毕竟不是还没那么干吗?

    再说,在他的统领下,北府兵连战连捷攻城猎地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老实说,以王谧的战绩,现在,只要他不在建康城内大开杀戒,只要他想做皇帝,朝堂之上都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

    毕竟,举目四望,还有谁比他更有资格来做这个皇帝?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晋能够统领那么多的地盘,半壁江山都是王谧一仗一仗打下来的。

    是实打实的战功,有了这样的功绩打底,就算是行废立之事,也是应该的。

    只要王谧不搞刘裕那一套,在大臣当中的口碑就不会崩,如若这般,司马兄弟现在这么着急跳出来,理亏的可不就是他们?

    如果只是进兵都城,还可以有托词,驱逐奸臣之类的,现在他们对外就是喊的这样的口号。

    可若是他们把王贞英杀了,甚至把司马德宗也干掉的话,他们自己的那套说辞可就被戳破了。

    太后娘娘有什么错呢?

    小皇帝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