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作品:《人世见精校版

上了年头了,稍高的地方石柱上还长有青苔,依稀能看到曾经雕刻在上面的精美花纹。

  牌坊上写着三个斗大的字,云景并不认识,那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文字。

  那种字体不属于云景记忆中的任何一种,不是记忆中前世西方的符号文字,也不是象形文,每个字都是单独的,搜肠刮肚,云景在记忆中想到一种文字和现在看到的字有一点点相似。

  前世华夏古文明的金文和眼前的字有些相似,但绝对不同,这里的字结构更加严谨,且笔画直挺,不像金文那样笔画圆融。

  “牛角镇,小景你记住啦,那三个字叫牛角镇”,云山发现云景在好奇打量牌坊上的文字,于是低头笑道。

  “我记住啦”,云景乖巧的回应。

  心说牛角镇吗,那三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

  他知道其实自己的父亲是不认识那三个字的,之所以又认识那三个字了,纯粹是平时大家叫多了才明白,换个地方把那三个字单独拿出来他估计就认不得了。

  没有系统的学习,文字是一种很难掌握的东西。

  穿过牌坊,很快云景的注意力又被路边的一块大石吸引,那块石头有一人高,长五六米的样子,靠近路的这边被打磨得很光滑,堪称一块石壁,在那大石头上方加盖了草棚。

  在那上面,有黑色笔墨书写的很多文字,文字一段一段的分开,似乎书写着不同的内容。

  “爹,那是什么?”云景指着书写文字的大石头问,他是真的化身好奇宝宝了。

  云山看了一眼解释说:“那是告示牌,平时官府有什么新规定啊通缉啊之类的都会写上面,写的时候会有人专门诵读以免不识字的人不知道写什么,你看上面有新墨迹,明显是不久前刚写的,也不知道写的是啥,看来负责诵读之人恰好不在”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然后云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纸写好贴在上面?总比在石头上写字方便吧”

  “纸多贵啊,一张一尺见方的纸就得五个铜钱呢,哪儿有写在石头上省钱,只要把前面的用水洗掉就可以重新书写了,而且啊,曾经官府也大方的用纸写上贴上面的,然后纸就被偷了,几次之后就没那么做了”,云山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

  好嘛,还是为了省钱。

  啧,居然有人偷官府写的告示,真够大胆的。

  然后,一张一尺见方的纸就要五个铜钱,相当于五斤粗粮呢,由此可见,读书识字真不是一般家庭负担得起的,要学出点名堂来,光是纸张的花费就能吓懵很多穷苦大众。

  路过告示壁,很快云景他们一行就进入牛角镇了,一条三丈宽的道路深入其间,道路两旁各种店铺林立,粮油店,杂货店,茶楼,饭馆,铁匠铺,布庄……,还有一些乱七八糟也不知道做什么买卖的店铺。

  总之,沿街的门面都是做买卖的。

  进入牛角镇后,最让云景无语的是街道,整一个脏乱了得,污水横流,牛羊粪便到处都是,什么烂菜叶子臭狗屎到处乱丢,简直让人没法下脚。

  然而对这样的环境似乎人们见怪不怪,压根就没有人在意这个。

  ‘虽然是古代社会,但街道脏乱成这个样子,就没有‘城管’来管管吗’,云景心头无语嘀咕。

  街上人很多,虽然没到人挨人人挤人的程度,但有称得上热闹了。

  “好多人啊”,云景用符合他这个年纪的语气看着周围的行人说道。

  云山点头说:“那可不,这牛角镇听说住着两千多户人家呢,足有万多人,而且今天还是赶集的日子,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赶集,人自然就多了”

  因为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云景也不知道万把人的镇子称不称得上大,但前世见惯了几千万人的大城市,他也就不觉得怎么样了。

  然后他反应过来,爷爷和父亲今天来镇上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今天这个日子是赶集的时候,人多,东西自然能好卖一点。

  进入镇子后,云景一家就和村民们逐渐分开了,卖的东西不同,去的地点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约定下午在牌坊那里集合一起回去。

  云景留意了一下,街上卖菜的有专门的地点,卖渔获河鲜的也有固定地点,山货也是如此……

  总之,卖什么东西去什么地点,已经成了一个大家都默认的模式,只要去专门的地点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街上走了十多分钟,云景一家来到了专门卖竹编制品的地方。

  这里几十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卖竹编制品的,背篓,簸箕,斗笠,箩筐,扫把,伞……

  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竹编制品在街边堆积如山,连中间的路都被挤得直剩下一丈左右了。

  云景一家来得显然有点晚,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摆摊,已经处于卖竹编制品的边缘地点了,这样的地点并不理想,会影响生意,导致云林云山脸上都有些许愁绪……

  第三十二章 不得了不得了

  位置偏边缘,加上云林云山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那个口才吆喝,而且这一节街都是卖竹编制品的,这生意能好才怪了。

  从摆摊开始,整整半个小时他们都没能卖出去一件。

  期间倒是有人想买一个筛子的,一问价格,云林咬死三个铜板不少,一点价格都不让,然后人家就摇摇头走了。

  三个铜板一个筛子的价格贵吗?

  讲道理,是真的不贵,从选材到削篾条到编织再到打磨毛刺,一个成品云林要忙活半天,他的手艺在周围相同物件中算是出众的了,然而人家就是不买。

  明明那个询问价格的人都意动了,为何最后没买呢?

  云景暗搓搓的分析了一下,并非是东西不好,也不是价格贵了,而是对方觉得自己没占到便宜,如果云林说卖五个铜板,最后三个铜板卖给对方的话,那人绝对会觉得捡了大便宜欢天喜地的买走。

  人就是这么奇怪,同样的价格,不一样的交流方式,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直白点说,云林和云山压根就不会做生意,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但他们做生意的态度就是愿者上钩,你来我就卖,你不来我就干等着……

  看在眼里,云景是急在心里,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他们走了几十里路带来的东西搞不好还得原封不动的带回去。

  ‘我能做些什么呢?’云景在心头暗自琢磨。

  教爷爷和父亲吆喝?

  先不说他们会不会听自己的,恐怕听了也拉不下那个脸来,云景丝毫不怀疑这点,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吆喝这不为难人么。

  然后有人上门自己出面交涉?

  估计也不行,哪儿有两岁小娃娃做买卖的道理,客人恐怕看都不会看自己一眼。

  琢磨了一下,云景心头无语,太难了。

  然而回去几十里路啊,走路都得几个小时呢,眼睁睁的看着爷爷和父亲把东西再带回去?真的于心不忍。

  一时想不到办法,云景开始打量周围,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灵感帮到家人。

  他灵感没找到,反倒是被边上一个卖竹制品的小贩吸引了注意力。

  对方身前摆着一个大大的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