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作品:《大明第一臣精校版

了你要多辛苦,涉及到实务的部分,李兄要给他们上课才是。”

  “让我上课?”李善长惊讶道:“这合适吗?”

  张希孟无奈一摊手,“现在就不是讨论合适不合适的时候,都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吧!”

  李善长怔了怔,心中略思忖,便觉神清气爽,非比寻常。

  前些时候,他拉拢了杨元杲几个,本以为能结成一伙,偏偏张希孟插手,弄得那几个都老老实实当朱元璋的公器去了。

  他老李竟然没有心腹可用,你说气人不气人?

  可如果把学堂办起来,他亲自授课,师徒加上上下级,用不了多久,围绕着他李善长,就会形成一张绵密的大网。

  在老朱治下,他也有说话的份量了。

  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李善长大喜,不过他却很清楚,要想实现目标,就必须张希孟点头。这个小后生,一肚子鬼主意,他还有个靠山贾鲁,都不好对付。

  李善长想了想,干脆道:“张先生,你看如今这样,上位外面征战在外,我们一起主政在内,珠联璧合,默契携手,便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你说是不是?”

  张希孟看着李善长的双眼,忍不住笑了。

  这一笑弄得李善长有点莫名其妙,难道他说错了吗?

  “李先生,我就是在想,如果该掌握权力的人不掌握权力,那不该掌握权力的人,是不是就要掌握权力了?”

  李善长大惊,他绷着脸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要同僚携手。掌书记的话,我万难领会!”

  他直接称呼张希孟的官职,这是怒了。

  张希孟倒是不慌不忙,“我说这个不该掌握权力的,就包括主公,对吧!”

  “什么意思,你要架空主公?”李善长怒视张希孟,几乎站起。

  张希孟倒是坦然承认,“我的确是这么打算的,让主公领兵在外,没事祭祀神明、祖宗,召集下属,犒赏三军,吊丧问病,或是沉浸案牍之中,难以脱身。只要把主公的时间安排满了,主公顾不过来的事情,就轮到你我做主了,是吧?”

  “你!”

  李善长目瞪口呆,简直傻掉了。

  这话也是能说出来的?

  不过他在知府衙门的时候,倒的确是这么干的,他们几个人联手,就轻松把一府之尊给掌握在手中。

  朱元璋会有例外吗?

  就算他即便真的有福,当了皇帝,他也就一个人,又如何能对付得了一群人?

  其实也不要多,只是张希孟点头,他们两个就能办成。

  但李善长没有料到,张希孟居然把这事情点破了,万一惹恼了朱元璋,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希孟,这是你说的,我可半点没有这个心思!等上位质问下来,你可要承担罪责!”

  张希孟一笑,“没错,自然是我承担着……君臣分权,各自负责一部分,该怎么分,权力在主公那里,不在下面。如果主公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扛起来,我就可以歇着了,当真是美事一件啊!”

  说完之后,张希孟起身,忍不住哼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听着张希孟的天籁之音,李善长往袖子上抹了抹手心的冷汗,呆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他不是脑子有问题,才要拉拢张希孟的,其实这种分权,自古皆然,皇权和相权,斗得不就是这个。

  皇帝多分点,宰相就少分点。

  有人或许觉得,皇权高高在上,生杀予夺,宰相也配跟皇帝斗,那不是找死吗?

  这么想只能说不理解权力的运行规律。

  皇权固然高高在上,但是大可以用一些琐碎无用的事情,填满皇帝的空间,他顾及不到的事情,自然就是宰相的职权范围了。

  这就好比皇帝喜欢勋章、打猎、飙车,虽然作为勋宗,他的权力是无限的,但却不妨碍其他大佬各自掌握一摊,把自己的部门打造成独立王国。

  所以说身在官场,就要充分发挥能动性。

  李善长决心辅佐朱元璋,决心替老朱做事……要是这样,就觉得他的心里只剩下朱元璋一个,那就太扯淡了。

  一句话,废掉中书省,废掉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矛盾,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结果。

  张希孟把这事情点破了,就等于告诉李善长,有我在这里,你就别想着暗搓搓搞什么事情了。

  虽然咱们可以享有一些权力,但是这些权力必须来自主公,而不是私相授受。

  只不过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身为卑微的社会公器,能够拿到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多。

  甚至有那么一天,皇帝陛下只能忙着早朝,忙着浩如烟海的奏折,到了那时候,皇帝就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主人了。

  “李善长啊李善长,你怎么就没有个知足啊!就不能耐心等待着?有朝一日,你倒霉的时候,我才不会管你,让老朱砍了你的脑袋,灭了你的满门!”

  张希孟幸灾乐祸地想着,只等老朱得胜凯旋,把学堂的事情落实下去。

  办学,培养人才,朱氏集团就越发正规起来。

  “郭英,吴祯、陆仲亨……还有你们几个,都给咱听着,接下来你们都去学堂,先把字认全了,别当睁眼瞎!”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最小的郭英都快二十了,还让他们读书,这也太为难了。

  “那个……上位,读书不难吧?”

  朱元璋迟疑了少许,脑中闪过了张希孟给他的长长书单……老朱斩钉截铁道:“不难,一点都不难,很快就能学会!”

  吩咐之后,老朱转身回了帅账,伸手抓起一本欧阳修文集,赶快读了起来。

  万一先生询问是否读书,也能应付过去,“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诸将面面相觑,郭英看着几个人,试探着问道:“上位说读书不难,你们信吗?”

  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

  张士诚将注意力放在了赵均用身上,老朱轻取了六合,思量再三,他让冯国用留在六合守卫。

  之所以选了他,是因为冯国用文武兼备,老成持重,不管是守城,还是治理百姓,都颇有心得。

  老朱在返回滁州之前,跟冯国用谈了一个晚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聊到了,随后又嘱咐冯国用,很快就会安排张希孟过来,协助他落实授田。

  冯国用大喜过望,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就这样,老朱得胜而归,顺利凯旋。

  只不过跟在朱元璋身后的这帮将领,一个个苦着脸,半点笑容都没有……尤其是郭英几个,更是欲哭无泪。

  他们都多大了,还要去读书?

  这能行吗?

  而且朱元璋为了读书,每天早起晚睡,连休息的时候都没有,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让他们也这样苦读,还不如杀了他们。

  奈何老朱根本不想听,相反,他觉得手下这帮将领必须学会读书识字,不然就会吃亏,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读书明理,这是让你们做个聪明人,别总是当糊涂蛋!就像是咱害你们似的!就拿咱来说,跟着先生读书,认了不少字,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