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作品:《江户旅人精校版

认识一下又不是坏事。要是这个武士在诸侯大名那里受用,将来能帮自己说上一句话啥的,也是个助力不是。

  恰好双方又只是赏花作乐,互相无有所求,这场面就和乐起来,推杯换盏,好生快活。酒水点心什么的都是直接叫的外卖,滋味颇佳,只可惜是冷食,不然真能令人食指大动。

  运气不错的金丸家因为借了水野忠邦改革的光,之前欠下的一百多两黄金高利贷,这回全部都豁免了。家里有金丸义景和助六两份俸禄,这不就又抖起来了!

  咱江户老旗本的架势要齐全!

  如果不是邀请那些歌舞伎过来太过于显眼,且不符合水野忠邦大节俭令的要求,保准金丸义景为了摆架子显脸面,就要叫上几个演艺人员过来助兴。

  一两黄金的出场费,金丸家还是出的起的,再说赏樱一年也就这一回两回的,奢侈一点不会有什么大碍。没见助六的两个妈,都穿着色彩极为艳丽的织绢小袖嘛。这衣裳一年就穿这一回,上面的折痕还在呢,两三年就换一身,所价不菲。

  一帮大老爷们对着点点飘落的樱花喝的起劲,连今年才不过十四岁的吉田寅次郎也喝了两杯。反正是低度数的浊酒,很难醉人。

  “哎哟,金丸大人也来赏花呀。”听到有人喊,金丸义景和助六一并回头。

  没办法,两位都是金丸大人嘛。因为就十几个人赏花,没有多大的阵仗,自然不会竖起什么幕布,被外人见着也很正常。

  瞧了一眼,助六明显不太熟悉,金丸义景到是笑着和那边打招呼。应该是他认识的旗本武士,金丸家在江户还是有不少故交好友的,赏花碰上熟人什么的也很正常。

  跟着金丸义景上去打了招呼,助六又退了回来。伯父叔父肯定是要叫的,但是叫完以后,大人说话小孩一边玩去。甭管助六是不是十九岁吧,一边儿玩去这事是不会变得。

  “是哪位啊?”忠右卫门随意的问了问。

  “是勘定奉行户川大人属下的几位与力。”助六刚刚喊了一圈人,算是混了个脸熟。

  勘定奉行户川安清,大伙儿没有想错,就是那个在宇喜多秀家统治时,发起御家骚乱,攻杀同僚的户川达安之后。带着宇喜多家一多半家臣,全部跳反到德川家,使得关原合战的时候,宇喜多军基层军官严重不足,功败垂成。

  不过这帮人基本上也都没有好下场,像是宇喜多诠家,所领没收,身死道消。而这位户川达安,也没落着好,在宇喜多家本来三万石的家老做着,跳反去了德川家,户川达安一蹬腿就被改易。

  现在干着勘定奉行的户川安清只有区区三千三百石知行,你说这家人贱不贱?

  二百多年前的事,说出来大伙儿听听就得了,现在都是同僚,翻旧账也没啥意思。金丸义景和他们闲聊了几句,人家便也告辞。毕竟人家那边也有一摊子赏花酒要喝,没办法在这儿待太久。

  “进藤伯父最近不是听说很忙吗?”助六见金丸义景回来,稍带着随意的问道。

  “正是因为最近忙坏了,才需要前来赏花,以作娱乐啊。”金丸义景刚刚一阵寒暄,说的口干舌燥的,端起酒杯来喝了一大口。

  “勘定所最近好像确实很忙。”高岛秋帆听到对话,也慢慢说道。

  其实作为主管财政的政务机关,勘定奉行所哪一天不忙啊。基本上是从年头忙到年尾,根本没有休息的时候,光是做账,就能要了人的老命。尤其是做花账,那更是要死不知道多少脑细胞才能做得完美,能不忙嘛。

  “又不是年终发放俸禄的时节,他们忙甚么?”正说到这个事,忠右卫门便接着这个话茬子往下说。

  “据说是调查畿内大阪的藏入地,以及诸谱代和旗本的领知情形。可不要外传……”金丸义景小声说道。

  嗐,大伙儿都在江户城下办公,再隐秘的事也不可能真的保密太久,就那蜂窝煤似的保密水平,保不齐外面老百姓早就知道了。

  “怎么突然详查藏入地啊?”助六起了一些些兴趣。

  之前不是关东诸郡数十万百姓前来江户强诉嘛,所以德川家庆为了平息民怨,下令五年之内不对关东进行检地。现在水野忠邦缺钱花呀,估计主意打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不好说……”金丸义景也摇头。

  藏入地就是将军直属的领地,主要集中在关东和近畿,关东不能够检地,难道水野忠邦又把主意打到了近畿的藏入地上?这要是又激起民变怎么办?

  “若说是为了检地,那详查藏入地便也罢了。怎么还查对谱代与旗本的领知给地呢?”求知欲很旺盛的吉田寅次郎突然想到了什么,这便问了出来。

  “……”这话一问,在座的都答不上来。

  是啊,水野忠邦要检地,那是众所周知的事。增加收入,哪有比检地更快的法子(抢劫不算)。这检老百姓的地就算了,怎么还准备检谱代和旗本的地?

  水野忠邦不会胆子大到连旗本们的知行给地都要砍一刀的地步吧!

  第37章 竟敢检视旗本地

  德川幕府对于诸外样大名,像是毛利氏、岛津氏、伊达氏这样的,都没有实际派人去进行过检地。当地的石高,纯粹是这些外样大名自己敷衍一个数字上来,幕府表示认可拉倒。

  但是对于诸亲藩、谱代以及旗本的知行给地,却大多在赐予他们领地前,有过检地,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幕府虽然未必完全清楚,但起码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尤其像是关东地方,自德川家康入国之后,经历过多次的检地,像是老百姓的土地,也就是将军的天领,就不知道检了多少遍。按理说就算再厉行检地,也不可能从这些天领上面检出多少地的。

  当初元和偃武,天下不过两千万石左右的领高,现在大致已经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万以上,当然也有可能突破四千万。其实用这时候能勉强养活三千五百万人来反推就差不多,一人一年一石米,勉强饿不死。

  所以天下差不多就应该是这么多的粮食产量,加上其他的海产之类的东西,凑吧凑吧,勉强可以维持。人口再扩张,就会“自然调节”,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民乱。

  既然幕府多次对天领检地,也没增加多少石高,那实际增加的石高在哪里了?当然是在那种二百年都没有挪过屁股的知行领地中呀!

  检视那些都被幕府检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天领,一次能多个十万八万石的,看着好像不少,算下来也几万两黄金了,可这点钱,相比较导致的民乱,以及接下来的维稳费用,那真就是最标准的得不偿失。

  重点是老百姓的土地被检视了很多遍,那些二百年传承下来的大名和旗本领地,却几乎没有被幕府进行过大规模的检地。

  莫非水野忠邦是要对谱代和旗本知行检地!

  这可就厉害了,这些传承了二百年的知行,肯定石高有相当的增加,就算不是翻倍,增加个百分之三四十,乃至于百分之七八十也是很正常的。

  “滨松侯除了畿内的天领之外,是不是也调查了关东的天领?”忠右卫门看向高岛秋帆。

  “似乎之前确实调阅了关东诸旗本以及亲藩谱代的领知簿册。”高岛秋帆有点印象。

  但是他当时以为水野忠邦是为了应对关东百姓大规模的强诉,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