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逐渐移至当空,河滩上的厮杀还在继续。

  山上万余蜀军纷纷趴在山上,探出头,瞪大眼睛向下张望,屏住呼吸,不发出任何声响。

  很显然,这种时候他们除了看戏,并暗暗为兽群加油,其他的帮不上任何忙。

  敌人的敌人,就是友军。

  对于蜀军来说,此刻野兽们是友军。

  虽然这个友军不太牢靠,还有演变成敌人的可能。

  但至少现在,还是友军。

  这就够了。

  马谡望着无边无际的兽群,又回头看了眼大气都不敢喘的众人,觉得自己此刻坐山观虎斗的行为,怕是有那么一丢丢不太人道……

  好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意识到“人道”的重要性。

  所以他不必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正瞧的专注,眼前没来由的闪过“唇亡齿寒”、“巢倾卵破”、“引狼入室”等字眼。

  马谡“啪”的给了自己一巴掌,暗暗自责:‘这么精彩的场面,我怎么能分心呢?’

  山下。

  张郃已经退回到亲卫队中间,大声呼喝着,指挥兵士们结阵斩杀野兽。

  河谷间战斗惨烈无比。

  见了血之后的野兽们狂性大发,发疯般冲进魏兵阵中,胡乱撕咬起来。

  百战神将张郃此时没有一丁点力挽狂澜、带头作战的想法,只一边指挥部众诛杀野兽,一边下令放火烧山。

  是的,放火烧山。

  他期望大火能够震慑住野兽群,警醒它们,驱散它们。

  再这样打下去,即使最终能够剿灭野兽群,他麾下的士兵怕是也剩不了多少。

  张郃知道,他的敌人并不止眼前这群发狂的野兽。

  还有山上那帮看戏的蜀军!

  所以,看着魏军勇士一个个倒下,他的心在滴血……

  这些,可都是魏国的百战精锐之士啊。

  却莫名其妙葬身在野兽口中。

  很快,除南山外,四周所有山野间都悉数燃起大火,胆子略小的野兽们被大火吓跑掉了一些,河谷中还剩下狼群、虎群、食铁兽群。

  夜色如水,火光冲天。

  宽阔的街亭河谷间,仍在上演着生与死、人与兽的战争。

  第011章 诸葛亮和他小伙伴都惊呆了

  三日后。

  上邽城外,蜀军大营。

  诸葛亮定定望着街亭捷报,久久沉吟不语。

  一场兽潮过后,加上之前魏军攻山失败的阵亡,五万先锋军仅剩下两万多人,狼狈退后六十里外至陇坻口下寨,等待后续兵马到来。

  马谡胜了,大胜!

  且不费一兵一卒。

  如此战绩,也就比他这个丞相亲自出马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孺子可堪大用!

  蜀汉后继有人了!

  放下战报,诸葛亮倍感欣慰。

  或是太过于欣慰,又或是觉得光复汉室有望,他巍颤颤伸出手,擦拭了一下发酸的眼眶。

  手指上一片晶莹湿润。

  一瞬间就觉得,肩上似乎轻快了许多。

  天知道,这万钧托孤重担究竟有多沉!

  先皇才离世四年多,他诸葛亮却苍老了十岁都不止。

  昔日儒相已迟暮,抱残躯、统志锐,兵锋向北。

  食不甘味夜难寐,两鬓华发催。

  这便是今时今日,他诸葛亮的真实写照。

  现在,总算有人可以分担一二了。

  这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

  诸葛亮一时间思绪如潮,百感交集,及想到刘备临终的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顿时摇头失笑不已。

  话说当时听了这话,他心里其实也有点犯嘀咕。

  自马谡领兵前往街亭,这七八日来,他无一日不提心吊胆,无一日不坐卧不宁,唯恐突然收到“街亭大败、马谡全军覆没”的消息。

  其实此次街亭保卫战,他并不赞成马谡领军前往,就是考虑到刘备有识人之明,一生中很少看走眼。

  奈何马谡不惜立下“乞斩全家”的军令状,也要坚决前往街亭,证明自己。

  自从建安十四年(209年)马谡被刘备征辟以来,诸葛亮与马谡相交,至今已近二十年,深知后者秉性。

  严格来说,马谡并不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书呆子,此人自幼熟读兵书,满腹经纶。之前,在两次重要的时间节点,多亏了马谡的锦囊妙计,才使得蜀汉转危为安。

  一是“攻心计”。

  蛮王孟获造反,肆虐南中,在陛下(刘禅)和大臣眼里,不过是小小的骚乱而已,派一个大将征伐平定即可,完全不需要他这个丞相亲自带兵出征。

  可在诸葛亮心里,南蛮依仗地远天险,一直不服从蜀汉政权管理,派大将去征伐的话,纵是南蛮一时战败,内心必定也不服气,极其容易造成反复叛乱的局面。

  如此,后方将永无宁日。

  他认为,南蛮是蜀汉后方的心腹大患,若不一劳永逸解决,将严重影响蜀汉接下来的北伐大计。

  是以,当他虚心请教马谡时,马谡所献上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十六字真言,让他瞬间心神通透,直接感叹马谡“知吾肺腑也!”

  那一次南征,也最终将孟获七擒七纵,彻底收复了南蛮人心,安定后方,从而使蜀汉可以全心全意备战北伐。

  二是“离间计”,让劲敌司马懿被魏国调离西凉并弃用,解除了蜀汉的心头大患。

  曹丕死后,司马懿从幕后走向前台,主动要求到雍凉二州前线训练军队,这令一向从容镇定的诸葛亮大为惊慌,他知道这才是自己的劲敌!有些失措的他当时第一念头是:先起兵讨伐之!

  试想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司马懿发挥军事实力的好机会?让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键时刻,正是马谡献上了离间计:利用曹睿怀疑猜忌司马懿的心理,密遣人员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流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让曹睿见之大惊失色,在群臣建议下,将司马懿调离西凉,解除兵权,也同时解除了蜀汉的燃眉之急,为筹备北伐争取了时间。

  实际上,对于北伐,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持悲观和反对态度,认为此举徒劳无功,以弱蜀伐强魏,其实是在逆天而行,除了空耗蜀汉国力,别无益处。

  这种论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但不包括马谡。

  事实上,马谡是极力推崇北伐的,其认为魏国太强,不伐不行。

  若不伐魏,蜀汉便是坐以待毙。

  这观点与诸葛亮不谋而合,所以他将马谡引为知己,委以重任。

  幸运的是,这次他赌对了。

  候在一旁的杨仪见状,纳闷道:“马谡打了胜仗,此乃好事,丞相为何不喜反悲?”

  诸葛亮将自己几乎失控的情绪收敛住,面无表情地看了杨仪一眼,心下暗叹。

  此子,可真就连基本的察言观色能力都没有……难怪常被魏延拿刀怼到痛哭流涕。

  本相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