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品:《活埋大清朝精校版

这让吴三桂如何自处?

  所以昨天熊赐履、薛章、邓忠他们仨带着“崇祯遗诏”抵达北京后,康熙皇帝就差点在南书房掀桌子,虽然面子上强忍住了,但是心里面已经下了决心,要给米思翰下个密诏,让他找机会逮捕尚之信这个混账——就算饶吴三桂一个老死云南,也不能饶了这个居心叵测的俺答公啊!

  可是今儿正在南书房里面写密诏的时候,几个内阁大臣、议政大臣就给他送来了更可怕的消息!

  钦差督办广东、福建军务大臣米思翰和潮镇总兵刘进忠的请罪的题本,还有请罪的折子一起到了。

  哦,米思翰、刘进忠打败仗其实没什么。康熙皇帝不是输不起的皇帝,一次打败了算什么?以后赢回来就是了。

  可问题是米思翰和刘进忠这两个大混蛋居然在题本、奏折上报告了“鳌拜未死”的传言和“鳌拜残党”投靠朱三太子并且参加了揭阳之战的消息!

  这可把康熙皇帝给气炸了,当场就撕了自己写给米思翰的密诏——米思翰这回比尚之信还混蛋,当然不能让他去抓尚之信了。

  而米思翰和刘进忠混蛋的地方,就是根本不该提什么鳌拜和鳌拜残党。不就是打败仗吗?找什么借口啊?请罪就是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现在一提鳌拜……那康熙怎么办?要不要派人去查鳌拜死没死和怎么死的?

  这一查万一查出鳌拜是七窍流血病死的可怎么办?如果再查出鳌拜重要党羽一个个都给整得家破人亡又怎么说?

  这仁君的招牌还要不要了?

  其实康熙当不当仁君,他自己无所谓。但是现在的大清朝还没能完成高度集权,朝廷下面还有三藩,还有续顺公府、海澄公府这样的小藩,还有孙延龄、王辅臣、刘进忠、祖泽清等等一大群有藩镇之实,无藩镇之名的军头。

  如果让他们知道康熙这个仁君的表皮之下藏着一颗狠毒到家的黑心……这帮人为了苟活,会不会联合起来造反?即使他们不反,一个个拥兵自重加养寇自重,这大清天下成什么了?

  另外,满人内部同情鳌拜的人也不少。在原本的历史上,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二年时,就念及鳌拜旧劳,就追赐了他一个阿思哈尼哈番,到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干脆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等于给鳌拜平反了。

  康熙、雍正两父子之所以要如此,其实也是为了安抚满洲贵族中的鳌拜同情者……其中有些人还是鳌拜的旧部或是旧部的后代,给鳌拜一点追赐,才能让他们安心替朝廷卖命啊!

  如果让大家伙知道鳌拜是在狱中得了“七窍流血”之症病死的,那些鳌拜的大党羽一个个也都被整得家破人亡,那大家会怎么想?到时候不用造反,只要消极怠工,就够康熙皇帝喝一壶的。

  第068章 康熙毕竟是英明的!

  狂怒中的康熙皇帝突然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背对众臣,一言不发的沉默着。

  南书房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包括内阁学士、议政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奉诏前来的薛章、邓忠等人,都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大家伙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皇帝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开口了:“鳌拜和穆里玛他们还是有大功的!”

  什么意思?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一愣,然后各自的心思就动起来了。

  鳌拜和穆里玛本来就有大功啊!没大功能当那么大的官吗?不当那么大的官能被你扣个擅权乱政的罪名然后弄死?可你现在为什么提这个?

  后悔了?

  发现潮州那个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很扎手,所以想起鳌拜、穆里玛的好了?

  要是他俩还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即使不马上授首,也不可能打出一个威名大振。也不用鳌拜出马,让穆里玛去广东,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就长久不了——本来以为“将门虎子”的米思翰比穆里玛也差不太多,可看他在揭阳之战中的布署,实在是瞎指挥啊!而且最能打的尚家军还不听指挥……如果换穆里玛去,尚之信哪儿敢那样打酱油?

  可人死不能复生啊!

  现在鳌拜和穆里玛都死了,内阁学士和议政大臣里面好像也没谁比米思翰更能打……总不能让图海这样的“纯文官”去打仗吧?

  这还仅仅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在闹腾,若是吴三桂也反了,真不知道该派谁去了?

  大家伙正国难思鳌拜的时候,康熙皇帝又开口了,“他们后来虽有过失,但也不该因此完全抹杀他们的功劳……这样吧,追赐鳌拜一个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再追赐穆里玛一个拖沙喇哈番,让他们的儿子世袭吧。

  另外,所有还在世的鳌拜党羽及其党羽的家眷,包括鳌拜和穆里玛的家眷,一律赦免其罪,在外流放的,都让他们回家。有功劳有本事的,都要给他们为国效劳的机会。”

  “皇上圣明!”

  南书房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这可是臣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因为康熙帝表现的确配得上“圣明”二字……这毕竟是康熙啊!历史上被捧为“圣主”当然是高估了,但他绝不是糊涂蛋。当然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八旗内部的团结,决不能因为出了“鳌拜造反”或“鳌拜党羽造反”的传闻,在八旗内部搞出大案。

  甚至……查都不查!至少表面上不查,直接就让早就被打倒在地还踩上一脚的“鳌党”分子重回八旗子弟大家庭!

  能当回八旗子弟,谁会跟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这帮反贼混一起?

  “都起来吧!”

  康熙皇帝转过身,脸上的怒容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在吩咐大臣们平身之后,康熙皇帝自己也坐回到御座之上了。

  “薛章!”康熙看见大家都站好了,就点了跟随熊赐履一起来北京的前任潮州知府薛章的名儿。

  “臣在。”

  薛章赶紧出班叩拜康熙皇帝。

  “听说你画了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孙的图形?”康熙问,“带来了吗?”

  “带来了!”薛章马上从袖兜中摸出两张宣纸,高高举过头顶。

  这位前任潮州知府抓反贼的本事不咋地,治理地方的政绩也很差,审案子的能力更加不值一提。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又三个很突出的优点。

  一是长得很好,看上去特别的正直且有威严,看着就像个一代名臣。

  二是文章写得很好,在一帮进士出身的文官中,他的文笔也属上乘。

  三是能画一手妙笔丹青,特别是在铁线白描上下过苦功,仿吴道子的画都可以乱真……如果不是他的文章一样出众考上了进士可以贪污,他多半会走上造假画赚钱的路子。

  在抓住朱启炮后,他就给这个长得跟凶神恶煞一样的朱三太孙画了像,准备送去北京让康熙皇帝一睹三太孙的真容。

  可惜朱启炮在南溪桥被天王朱和大波玲救走了。不过薛章也得以亲眼目睹了“朱三太子和大波玲”的尊容,然后他又凭借惊人的记忆给两人画了图形——在潮州府各地到处张贴的那些画影图形的原件就是薛章亲自画的。

  现在这三张画影图形中的两张,就被薛章带来了紫禁城,还被摆在了康熙皇帝的面前。

  “这个光头怎么看着那么像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