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作品:《科技之锤精校版

跟鼓捣湍流算法和想拿到EDA项目不同,因为不需要帮助,他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敲打代码的工作。

  因为根据大脑内的构思,这段程序代码本身并没有多复杂,复杂甚至可以说精妙的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跟结构。

  “小宁总,你这又是要闹哪样啊?”

  看到宁为冲进房间,就打开笔记本开始忙碌的样子,余兴伟是打心眼里拒绝看到这一幕的。

  他更希望宁为能表现得正常些,比如跟他一起看看美国的大片,讨论一下老美镜头下的暴力美学,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为什么就不能放松下身心,做个心灵spa呢?

  实在不行,他们再去晚宴里闲逛跟大佬做做交流也行啊!

  在美国旅游城市的酒店里抱着电脑敲代码,跟在实验室里忙碌有什么区别?

  好吧,这件事的实质是,当看到一个本就比他优秀的人,还比他更努力,极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名为绝望的负面情绪!

  然而宁为的回答却让余兴伟意识到,他内心的忧虑,就是事实。

  “灵感来了,跟露西讨论完后,我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写出一款堪称人工智能鼻祖的程序来。”

  听到这个回答……

  余兴伟是真的快抑郁了。

  然而宁为的表现更让他抑郁,因为这家伙是真的沉浸在编程的世界里,压根就不理他的抑郁了。

  呵……

  这就是所谓天才!

  ……

  正如冯少杰预言的那样,从会议第二天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的离开。

  就连POSTER大厅的展示者都少了许多。

  尤其是对于许多自费来参加会议的人来说,每多一天的食宿都是不小的负担,当然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单纯因为他们想听的东西已经听完了,没必要在浪费时间在会议上,多出来的时间不如到处逛逛玩玩。

  但余兴伟连续两天大半时间都只能守在房间里,玩着手机陪着跟一个所谓的人工智能鼻祖程序较劲的宁为。

  期间沈教授来探望过一次,冯少杰也来陪他聊过几次,但宁为都是打了声招呼后,就在那里忙自己的。

  到是露西·罗恩来得两次,两人进行了极为深入的交流,不,应该说是从探讨到争吵……

  是实实在在的学术性争吵。

  这也再次刷新了余兴伟对宁为的认知,平时表现一直挺温和的宁为,竟然为了一个复杂的随机数取样问题,寸步不让的捍卫自己的观点……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让余兴伟想起来都觉得极为牛逼的一句话:“罗恩女士,我承认你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但大概是你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维持你所谓对异性的魅力,让你对一些先进数学思想的了解如同初生的婴儿一般幼稚!浪费的注意力甚至蚕食了你的思想!把你成堆的晚礼服全部烧掉吧,它们换来的赞美声,只会让你在愚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听到这话,余兴伟当时还在庆幸两人是用英文沟通,不然他怀疑宁为说顺了嘴,会直接把“愚蠢”这个词换成“胸大无脑”!

  但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位哈佛女博士当即便愤怒转身离开了房间,临走的时候关门的声音大概能让整层楼都能感觉到震颤!

  然而宁为下一刻却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继续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开始继续编程……

  哈佛的23岁女博士,一所常青藤名牌大学官宣的宠儿啊……

  看到这一幕后,余兴伟甚至在心底暗自庆幸着,还好这次会议不是在剑桥市——哈佛大学的所在地,不然他非常怀疑宁为跟他究竟能不能直立的走出哈佛的校门……

  这也让余兴伟对宁为折腾的程序更感兴趣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一个温和的孩子变得如此暴躁?

  好在并没有让他好奇太久,在大会的第三天晚上,他正拿着手机,日常在群里发一些通过各种方式得来的图片跟实验室苦逼的同行们描绘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时,宁为终于在不是需要进食跟生理性排渣的情况下,主动从电脑前站了起来。

  “搞定了?这么快?”余兴伟有些意外的问道。

  虽然他很清楚宁为绝对是敲代码界的快枪手,更清楚的知道他的效率是多高,但要当得起“人工智能鼻祖程序”这个词,他还是觉得太快了些。

  “不算快了吧?总共才几万行代码,封装的程序,对于我来说不算太难。”宁为狠狠的伸了个懒腰答道。

  这一点余兴伟非常相信,宁为代码快枪手的名声,在实验室人尽皆知。

  “我能看看吗?”

  “当然!就是这个……”

  宁为随手将程序打开,余兴伟入眼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三维黑箱子,简单到没有任何交互界面。

  “就这?”余兴伟懵了。

  “你敢小看它?”宁为反问道。

  “不,这不是我小看不小看的问题,就这么个东西你告诉我是未来人工智能鼻祖般存在的程序?”这次余兴伟是真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你先看一下CPU利用率。”

  “嗯?几乎满负荷了,不是,这么一个程序还消耗这么多资源,也算是优点?”余兴伟依然很懵。

  毕竟这意味着运行了这个程序,再想运行其他程序都会感觉奇卡无比,甚至可能直接导致系统蓝屏跟死机。

  没听笔记本的风扇正转得“呜呜”响么?

  宁为想了想解释道:“别小看它,真的,我为它专门购买了3TB的云空间。但这并不是重点,数据爬取选择转换过程还会消耗很大的流量,得感谢这酒店有WIFI,而且速度还不错,不然学校给的钱大概还不够购买流量的。另外我的电脑配置也稍微差了些,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它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但你要知道的是,此时它正在通过这台电脑每秒大概二十亿次运算速度完成智能生命的自我孵化过程。这么说吧,苹果的SIRI跟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你都知道吧?”

  余兴伟点了点头。

  “也许当它完成自我进化之后,它的对话能力可以不借助后台庞大的服务器,就能比它们显得更加智能。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也许还会有其他可能,万维网公开的资料库就是它获取养分的载体,这就是这软件最让我兴奋的点了,因为我也不知道在它内部无数次自主抓取资料、自主选择路径、自主迭代更新后,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

  说实话,虽然余兴伟是计算机博士,但通过这种非常抽象的描述,他其实并不太懂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程序。但听起来真的很牛。

  只是现在似乎又要把期待的时间延长了。

  “等到明天这个时候。限定的时间是二十四小时,对于目前这台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来说,二十四小时足够了。到时候就知道它会是个什么样子。不过也有可能会失败,毕竟这是第一次尝试。唯一麻烦的是这软件太吃算力了,在没有专门的硬件匹配之前,不太具备推广跟应用价值。”

  宁为颇为惋惜地说道,然后看向余兴伟:“余哥,比如说你会不会专门买一台电脑,在每年租用大概十TB左右的空间就为了养这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