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作品:《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精校版

家破人亡的灾难,可对当地文官来说,这代表着可以再大捞一笔。

  一旦某地发生饥荒,朝廷议来议去,总要赈灾。

  赈灾,掏空了朝廷的太仓存粮与内库存银,地方上官员层层盘剥,最后发下去多少,消失多少。

  饥荒问题没解决,反倒变本加厉,引起民乱。

  此刻,京师内一座酒楼二层的雅间之中,就坐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年轻男人。

  其相貌,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一副老成深沉的样子,见他静静坐在椅子上,动也未动。

  “哎呀!”须臾,一身便服的王在晋走进来,拱手笑道:“让陈兄久等了,实在失礼!”

  陈经纶大笑几声,忙起身将来人迎进来,还端了摆正了一把椅子,道:

  “王先生哪里的话,能结交您这样的人物,这是我陈家沾光了啊!”

  王在晋心中没什么变化,顺着陈经纶的手坐下来。

  其实,他心中也知道。

  商人嘛,无利不起早,有这么一个可以大赚特赚,又于民间积累名声的机会,谁不会上赶着来。

  当年这陈经纶父亲陈振龙自吕宋引入番薯,都说是为了闽地饥荒。

  可但凡是有些眼见的,谁不知道陈家从里面名利双收,如今也有了不小的家业。

  天下间,有些事儿,看破不说破罢了。

  王在晋满面笑容,也道:“陈振龙为国为民,当为我大明番薯第一人啊!”

  “我看,要让今上那位,给你们陈家立个牌坊才是。”

  王在晋这话,让陈经纶听得暗暗皱眉,却也是大笑几声,待上菜的人退出去后,才又是道:

  “哪里哪里,只是家父见闽地饥民遍野,实在不忍罢了。”

  两人各有各的心思,都是互相扯皮。

  王在晋静静抿了一小口桌上的茶,等着陈经纶给自己交底,陈经纶则在猜测朝廷到底是不是真的想推广番薯。

  朝廷在此事上的认真程度,几乎决定了他陈家的朝夕存亡。

  要知道,番薯这个东西,又好种又管饱,对饥民来说自然有如天眷,可是相对的,却也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现在的陈家,因这事儿被有些官员和商人联手打压,就快要不行了。

  自己想要闯出条路来,就得找一个靠山。

  这天底下最大的靠山是谁,不就是紫禁城里边那位……

  第六十九章 皇庄试薯

  酒过三巡,还是陈经纶先开了腔。

  他起身近上前去,替王在晋满了一杯酒,问道:“先生此来,是不是上回托您问的事情,宫里有回复了。”

  受了这杯酒,王在晋方才满意地捋起胡须。

  “你也不是不知道,宫里已将心思,放在了家大业大的豪商身上。”

  “先是锦衣卫负责督办司,再又是让那选秀女回来的司礼监太监李实去管织造局……”

  陈经纶还不止第二件事,闻言吃了一惊。

  “苏州织造也换人了?”

  “你还不知道?”

  王在晋点点头,冷哼道:“在诸多商人中,你还算知道晚的。其他人各处都有消息来源,宫里消息一出,他们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眼下还仅是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江宁织造,迟早都要换。”

  “我接了宫里的意思,主持这番薯一事。你说,是不是需要个听话的如臂指使?”

  越听,陈经纶心中越是震惊。

  “先生想要如何推行番薯?”

  “宫里才只是对番薯比较感兴趣,这份兴趣到底能不能转变成决定,这还要看你们陈家有没有诚意。”

  言之于此,王在晋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陈经纶眼珠乱转,起身来回踱步,想了半晌,才是决定和盘托出,成败在此一举。

  “一夫耕田,亩产番薯,能在三十石以上!”

  听了这话,王在晋神情一动,变得有些激动起来,须臾,他又平复心情,喝了口茶,静静问:

  “此话可当真?”

  “我陈家于闽地推行番薯十数载,岂能有假?”陈经纶下意识的道。

  为什么王在晋忽然变得有些激动,因为他看见了彻底解决各地饥荒的机遇!

  要知道,眼下亩产稻麦的确不是很可观。

  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

  此时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如吴江、昆山等地,亩收稻谷应两石,那么折合成后世就是亩产约三百斤。

  《补农书》也载:“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

  其上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三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大概是亩产两石,春花亩产一石,合起来亩产三石。

  这是南方,现下的北方,因小冰河期影响,荒地成片,百姓无地,被迫到处逃难,产量更少。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自番外引入番薯的人,不只福建的陈振龙一个。

  除了他,还有吴川人林怀兰、东莞人陈益,自安南境内引入,但一直都是地方区域性,没能达到大规模推广。

  万历末年起,陕西、河南、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开始出现引入番薯的情况。

  只不过,从引入到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王在晋需要做的,就是劝说皇帝重视番薯,以朝廷政令的形式,开始试种,然后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推广。

  那么难点在哪儿?

  既然番薯早已出现,却至今没有普及,肯定是有原因的,上疏给皇帝之前,王在晋下过一番苦工。

  推行番薯解决饥荒,挡了某些人财路,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根本不知道番薯的优点。

  推广番薯,在地方上未接到朝廷明确政令时,对地方官员来说,都是一个损人不利已的做法。

  大部分地方官都只是暂时种一下,缓解本地饥荒问题后为了避嫌,便鲜少再种。

  毕竟,金学曾那样直接下令全省推广的人太少了。

  王在晋明白,没有看到番薯真正的产量,还有皇帝明确的圣旨下达之前,番薯都只能在某地小规模的推行,达不到眼下缓解饥荒的需求量。

  王在晋与陈经纶,为推行番薯的国策谈了许久。

  说是为了国策的推行,可两个人心里都和明镜一样,他们各自都有利益,只不过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已。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大公无私、为国为民。

  ……

  几日后,王在晋以阁臣的身份,向朱由校进呈“奏番薯推行疏”,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科道官劾王在晋中旨入阁,不合礼法的题本,也是雪片般飞到西暖阁。

  西暖阁,新任的乾清宫管事王朝辅,正为皇帝清理奏疏,挑那些“紧要事”念。

  他翻了翻,发现科道官的揭帖仍千篇一律,不是犯颜批鳞,就是弹劾熊廷弼、王在晋,实在没什么好念。

  须臾,他将一份奏疏从中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