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精校版

,送到了这里。”

  白杨沉默片刻,抬起头问:“那接下来呢?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这个看你的意见。”赵博文说,“取决于你,杨杨,我们有好几个计划,但我们一致认为最佳的人选始终是你,因为你和BG4MSR最熟悉,你们之间的情感联系最稳定,她最听你的话,当然我也得承认这是个压力非常大的任务,它不应该由一个高中学生来承担,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我们也有……”

  “我愿意。”

  白杨几乎不假思索,打断了赵博文。

  “你可以考虑一下,不用现在就给我答复,我们可以给你时间考虑……”

  “不用考虑。”白杨说,“我愿意。”

  赵博文有点愕然,他看着面前这个少年沉默地坐在椅子上,垂着头,侧着脸,一只脚屈起来平放在椅面上,两只手按着脚踝。

  他此刻在思考些什么呢?

  赵博文心想。

  这是山一般的重任,肩负全人类的生死存亡,老赵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心理,他只是很担心,担心那瘦削的肩膀、细细的胳膊和年轻的脊背,能否承受得住这千钧重担。

  第四章 铁手追命

  与此同时。

  白震和王宁坐在客厅里翻阅资料,赵博文带回来的纸质材料可以装满一个行李箱,带回来的电子文件可以装满另一个行李箱,今天下午赵博文把花花绿绿的文件夹一只一只地叠起来超过在座所有人身高时,老白和老王以为这货是刚把楼下打印店给洗劫了,结果赵博文转身又从行李箱里掏出固态硬盘,一只一只地垒起来比所有人都高——看来这货还洗劫了百脑汇,老赵拍拍茶几上的文件夹和硬盘,对众人说这就是过去半个月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

  两人都很难想象在短短半个月里赵博文做完了如此巨量的工作,他们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

  “南京市高空电离层F2层……气球悬挂雷达反射实验……”

  “9月至12月中国华东地区电磁信号全频段广域监测记录。”

  “9月至12月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磁场变化监测记录。”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谱……这是啥?CERN?European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白震皱起眉头,手里一叠纸上都是英文,他就看懂了一个Nuclear,“核武器?好家伙,你们还搞到了核武器?”

  “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坐在白震对面的翻江鼠解释,“是做高能物理研究的,不是搞核武器的。”

  “高能粒子加速器和大型强子对撞机,新闻里没见过?”王宁表现出他的博闻强识,同时鄙视了一下老白的无知。

  “欧洲?你们还找到欧洲去了?”白震问。

  “为了保险起见,找CERN要了一份过去的实验记录。”翻江鼠回答。

  白震放下手里的材料,“厉害呀,你们在这半个月里真干了不少事。”

  五个人一听这话,同时都有些局促,好似浑身不舒服,他们不约而同地偏头瞄了一眼白杨的房间,然后翻江鼠压低声音说:“还不是因为有铁手追命?”

  “铁手追命?”

  白震和王宁一愣。

  “老赵?”

  翻江鼠点点头:“赵老师。”

  “为啥叫铁手?”白震问。

  “因为他老是叫人鼓掌。”彻地鼠神情很无奈,“不是铁手根本吃不消。”

  “为啥叫追命?”

  “有机会看看他催你干活时的样子。”坐在同一张沙发上的穿山鼠仍然心有余悸,他犹豫了一下,“生产队里的驴也没这么上工的。”

  白震再打开一只厚重的黑色文件夹,第一页一个醒目的红色印章——“绝密”。

  “啪!”地一下,他又把文件夹给合上了。

  “这……是我们能免费看的?”白震抬起头问他们。

  “随便看。”彻地鼠点头,“带到这里的所有文件你们都可以看,也是你们需要知道的。”

  白震深呼吸,郑重其事地翻开文件夹,自他二十岁那年参加高考之后,白震再也没有接触过密级如此高的文件。

  此刻他觉得自己是个重要人物。

  文件夹里是一份工程项目计划书,厚厚一大本,粗略估计得有一百多页。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物理与储层地质力学学科组岩石力学实验室。”

  “这名字真长。”白震低声嘟囔,“南京市深地岩力学大科学项目……岩力学?那是土木工程吧?”

  王宁也好奇地凑过来看。

  两人一页一页地往后翻,走马观花,大概明白了这份计划书是干什么的,是研究南京市深层地下岩土结构受人类工程影响的科学项目,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地质所联合筹划,由中建八局负责施工,按照这份工程项目书上的计划,他们要在南京市地下挖个深坑,安置一间小小的无人实验室,用来测量岩层受力情况。

  但白震不明白这东西干嘛要给自己看,他也不是干地质和土木工程的,研究地质和岩土力学的科研项目为什么混进了逆转未来拯救世界业余无线电紧急通联指挥部?

  “这是另外一份时间胶囊。”彻地鼠说话了,“超级时间胶囊。”

  白震和王宁吃了一惊。

  “在过去半个月里,我们一直在研究时光慢递的方式,之前我们已经证实了足够远的距离可以逃过大过滤器,但把时间胶囊打上太空的方式毕竟局限性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准备周期长,受火箭运力限制,所以我们在积极研究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彻地鼠接着说,“王科长你们此前的一次实验给了我们启发,你们把时间胶囊用水泥浇筑进了墙里。”

  “准确地说是小区大门。”

  王宁撇撇嘴,那颗时间胶囊还待在梅花山庄小区的大门里呢。

  “这证明除了把时间胶囊送进太空,给予它足够强的保护和固定,也能让它成功幸存到末日时代。”翻江鼠说。

  “这也是削弱目的性的手段吗?”白震问。

  “这可以削弱目的性。”翻江鼠点点头,“我们把它深埋地下,同时把它封死,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它和被送到火星轨道上没有区别。”

  “那你们这次要送过去的是什么?”白震问。

  “是黑匣子。”赵博文的声音忽然响起来。

  所有人一齐扭头,看到赵博文抄着双手靠在白杨房门的门框上。

  “我们这次要送过去的,是黑匣子。”赵博文走过来,“你们知道黑匣子么?每一架民航客机上都会携带一只黑匣子,它是一台拥有坚固外壳的记录仪,循环记录客机内部的通话记录,万一航班遭遇空难,黑匣子是最直接最清楚的证据,可以让人们分析灾难原因,我们要送到未来的就是这样一只黑匣子,它能告诉我们,未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台录音机?”王宁问。

  “一个机器人。”赵博文说,“一个AI系统,由它代替我们去经历未来二十年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