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作品:《大叛贼精校版

心终于落了下来。

  一卷圣旨,一叠空白告身。

  圣旨是康熙给周忠良的,里面的内容有三,一:周忠良抬入正白旗,二:封一等子爵,三:实授江西布政使之职。

  这三个封赏可谓不小,尤其是一等子爵的赏赐更让周忠良大喜过望,要知道清朝的文官封爵可是异常困难,一等子爵的爵位就连有些汉人大学士都未有过,没想到康熙直接给了他周忠良,至于抬旗虽然是早就答应了的,但抬入正白旗可以说恩赐也超过了预期,要知道正白旗可是上三旗之一,这足以看得出朝廷此举的份量,至于最后的江西布政使之职更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另外,那叠空白告身,彭荣告诉周忠良这也是康熙的恩赐,凡是外任文官六品,武官五品,他周忠良都可在上面自己填上任何人的名字,然后交由户部即可。

  有了这些玩意,周忠良终于放了心,欣喜若狂之下反复看了几次,这才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俊臣兄,小弟的事现在算办完了,接下来就看俊臣兄你的了。”彭荣笑眯眯地说道。

  周忠良胸有成竹地道:“放心,忠良早就有所准备,还请希文兄稍侯几日,到时候定给你一个结果。”

  “好!那彭荣就在此耐心等候!”

  当周忠良和彭荣在私下安排如何行动的时候,袁奇和清廷的交涉还在继续暗中进行着。对于清廷方面的招安,袁奇表面显得异常热衷,可实际上却是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可提了不少条件。

  其中,不仅要求清廷封他为异姓王,同时要效仿之前三藩故事让袁奇自己选一地驻守,并保留其十万大军的军力。另外,对袁奇部下的封赏和官员级别都需袁奇自己来决定,同时还向清廷伸手要钱要粮,以满足军队的开支等等。

  这些条件清廷使者如何能答应?想当年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作乱被平定后,清廷就彻底取消了异姓封王之事,而且还让袁奇自选一地驻扎并保留十万军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对清廷来说,最多给袁奇一个封爵,比如说伯爵也就撑破天了,至于官位嘛最多也是提督之类,至于他的十万大军也必须交出大半来,最多也就给他留下一二万人而已。除此之外,袁奇招安后必须听从朝廷指挥,立即加入对祝建才甚至朱怡成的军事行动,至于其他的一律根本不可能。

  双方的开价可谓相差悬殊,对此都各不满意,同时来回商讨也进展不大。不过为了安抚袁奇,清廷方面倒是主动提供了一批粮草,这些粮草数量不算多,但算是表明清廷方面的态度吧,当收到粮草后,袁奇虽然态度缓和了许多,可依旧咬着所提出的条件不放,丝毫不肯退让,让清廷一时间也拿他没有办法。

  “王爷,那边有些等不急了。”这一日,高进来见袁奇,告诉他在安置在偏院的清廷使者似乎没有了耐心。

  “呵呵,没关系,等明日本王再会会他,然后稍稍退上那么半步,估计他就有耐心了。”袁奇很是高兴地笑道,这些日子他在对方手里不仅弄到了一批粮食,而且还受了对方不少好处。在他看来,清廷使者就是一个善财童子,趁现在机会不多打点秋风更待何时?

  “可是王爷,话虽这么说,但长久下去此事必然暴露,而且这些日子似乎城有些谣言,说王爷意图投降招安,兄弟们心中不免有些不安。”高进劝道,在他看来袁奇这种做完全是在玩火,现在虽然消息封锁严密,但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其他不说,仅仅是上次的那批粮草,军中有些兄弟就觉得奇怪,这清狗子怎么会给义军送粮?只不过他们没敢直接来问而已。

  “怕什么!”袁奇不屑一顾道:“本王行的正,坐得直!说造反就造反,杀的清狗数不胜数,哪里会投清狗?本王现在只是用计把清狗手中的民脂民膏弄来给天下百姓而已,这话说到哪里去都是本王占道理。”

  说完后,袁奇又大大咧咧道:“再说了,这人现在捏在本王手里,是死是活还不是凭本王一句话?到时候大不了把人一杀,脑袋砍下来往城头上一挂,谁敢说本王和清狗眉来眼去?”

  第0190章 养廉

  南京的科举落下帷幕,最终录取总人数为一千零一十八人,其中进士科录取三百三十一人,明法取士一百七十五人,明算取士二百一十人,武科取士三百零二人,这个取士比例对于总考人数来说概率是非常大的。而且那些落榜学子在朱怡成安排下也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回乡继续进学,等来年再开科来考。而另一种是可直接以吏员身份先进各部任职,来年科举再开可以直接再考,假如到时候考中就能以进士身份根据之前工作能力转变身份实授为官。

  第一种方式没什么希奇,封建社会科举不中都是如此。至于第二种方式倒是新鲜,而且效果也不错,能够以生员身份入仕,哪怕是普通的小吏也是机会,更何况朱怡成还允许他们有再考科举直接转授为官的承诺,这种方法实际上在后世也被称为“以工代干”相比之前的一刀切更容易让人接受。

  科举的结束,使南京政府手中有了一大批可用的官员,就算他们的能力还待实践证明,但这些官员却极大缓解了基层干部的紧缺现象。另外,科举还笼络了江南等地的读书人和乡绅阶级,这更是一个进步,想来等到下一次科举进行时,其参加人数定会以已倍增。

  “这些日子辛苦廖先生了。”宫中,朱怡成很是满意地合上了手中的奏折笑着说道。

  “此乃臣之本责,不敢称辛苦二字。”廖焕之起身向朱怡成行礼。

  让廖焕之坐下,朱怡成继续和他聊了会关于所取士子的安排,尤其是对这些士子任官的一些细节方面,包括待遇等等做了交代,同时也要求廖焕之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尤其是贪污受贿等等现象必须严厉控制,不得丝毫放松。

  “自孤重登监国位以来,对官员的俸禄从不曾有缺,相比毅宗朝时官员俸禄不仅涨了好几倍,另还拨有专项的养廉银子,其目的就是要彻底遏制贪污腐化现象。廖先生是读书人,之前也在清廷为官,当知道我大明以往故事和如今清廷的情况,孤如此所为一来是让官员有份正常进项,能在不伸手捞银子的情况下就可保证其体面。二来也是要借此来解决贪腐问题,而今朝廷监察尤其重要,还请廖先生千万不要放松才是。”

  “监国高瞻远瞩,为臣定尽心竭力,不负监国之托。”廖焕之知道朱怡成把这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他来负责不仅是重用自己,更是借此敲打自己。廖焕之现在是文臣之首,在这方面必须以身作则,假如他做不到的话,朱怡成自然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果然不出所料,朱怡成见廖焕之如此态度点头又道:“孤立了养廉银,既是给官员们的恩赐,同样也是督促!假如谁左手拿了孤的养廉银,右手又朝百姓口袋里伸手,一旦查出定严惩不怠!孤倒是要看看,什么人有这么大的胆子,祖宗之法尤在,剥皮揎草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怡成最后这几句话虽然声音不大,却听得廖焕之心惊肉跳。别看朱怡成年轻,但廖焕之很清楚这位爷果断异常,是说到做到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从当初被袁奇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摇身一变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创出了如此基业。

  廖焕之连忙称是,并打定主意回去后就找下面人好好交代一番,要不然到时候真因为一些阿堵物丢了脑袋,甚至被拉出去剥皮揎草就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