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作品:《我在明末有套房精校版

赵王再怎么默默无闻,人家算起来也是当今天子的皇叔,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

  怪不得卢象升对全旭会如此客气,他还有这一层关系。

  想到这里,刘荣很快就快出了判断:“陈兄,我们本家(家主)也想与全爷交个朋友,不知全爷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本家将设宴款待全爷!”

  “正是,正是!”

  顾顺东也做着顺水人情:“你们几个,准备一下,把田地准备交割!”

  物竟天择,强者为尊。

  明朝的士绅也是遵循这样的一个法则,黄立极倒台了,他们没敢动,但是,黄立极死了,他们就不会客气,一个直系子弟全死光的家族,再无复起的可能。

  至于那些小士绅家族的利益,没有人在乎,顾顺东直接当着他们的面,就把他们卖了一个人情。

  十几名管事一脸凄苦。

  陈应道:“诸位放心,我们全爷过来是想诚心交个朋友,该多少银子,那就多少银子,一钱都不会少!”

  十几名被出卖的管事多少心中有些安慰。

  世道就是这样,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他们还可以去吃庶族地主,庶族地主可以吃那些自耕农。

  最可怜的就是那些百姓。

  全旭以不插手黄立极财产的分割问题,获得大名士绅们不干涉他对油田上方的土地收购。

  陈应笑道:“我们全爷还有一个提意,不知诸位想不想听?”

  “陈兄请说!”

  “是这样的,黄府的产业可高大三百多万两,若是诸位手头不宽裕,我们全爷可以为诸位提供资金支持!”

  陈应伸出两根手指头:“只需要年息两成,我们全爷可以把钱借给诸位,诸位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刘荣此时更加确信,全旭就是赵王朱常清的人,赵王一系从来不折腾,可历任天子,给赵王的赏赐向来不缺,最重要的是,赵王一系人少啊,所以家底也相当丰富,谁让人家占据着中原的粮仓呢。

  刘荣道:“陈兄,这事少不得要麻烦陈兄从中撮合!”

  “好说,好说!”

  整个宴会直到此时,气氛总算热烈起来。

  通过这次扩张,全旭在大名府境内的土地已经超过十五万亩,不过上好的良田不多,中亩只占三分之一,将近三分之二都是劣田。

  当然有现代科技的支持,再劣的劣田,只要有化肥和精心培育的良种,也可以做到亩产千斤的高产。

  更何况,全旭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地下的石油,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

  全氏大院里,全旭开始享受了齐人之福。

  虽然三娘的年龄不大,然而,她却有功夫底子,身体素质比全旭还要好。

  更何况,还有一个成熟妩媚的辛圆。

  辛圆是一个极品,正如普通人喜欢的类型一样,她是可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她可以入得厨房,做得好菜,甚至比职业大厨师还要好,起早贪黑,任劳任怨。

  当然,随着全旭送给她一些丝绸,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服,她的女红比三娘可强得太多了,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她为自己所做的衣服,采取合领大袖对襟形式,显得雍容华贵,她与三娘在一起的时候,三娘反而像一个丫鬟。

  全旭由于是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三娘,对她更有亲切感,当然也更照顾一些。

  或许是因为年长的问题,她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更有眼界。

  如果不是她向全旭提醒,全旭都想不到去给卢象升送礼。

  在气势上,辛圆可以完全压制住三娘。

  当然,动手的话,三娘可以秒杀辛圆。

  也许是营养补充上来的缘故,三娘的精力和体力,恢复得不错,八九十斤重的辛圆被三娘轻易就举了起来,吓得她哇哇大叫。

  不过,让全旭有些遗憾的是,三娘始终不愿意大被同眠。

  翌日,也就是崇祯二年的大年初二,全旭起床以后,就让袁世卿开始准备,套上了四辆牛车,牛车上装了用箱子装着的五匹写满孩子们写的吉祥话,还有九块九超市里的小黑板、粉笔擦,粉笔,当然,标签都是磨掉的。

  还有几辆车上则是装着十斤细盐,十斤白糖,十几麻袋麦子,大米是脱壳的,不能再当种子,不过麦子没有太大问题,虽然这些麦子不是种子粮,不过,哪怕是普通的种子,也比明代的种子要好。

  随着后世农民外出打工,农民种地都是选择抗病虫害,抗干旱、抗倒伏的麦子,哪怕种过几年,种子的基因也不会轻易退化。

  全旭则是穿着崭新的礼服,穿着一辆带厢壁的马车,带着十几个军大衣,一路走向大名府城。

  在来到卢象升居住的府邸时,只见门前围观着数十名看热闹的百姓。

  “嗨,又来一个!”

  “咱们赌下,这次能在府里待多久!”

  “一刻钟!”

  “我赌他待不了一炷香!”

  “哈哈……”

  全旭听着这话,这才发现,门前的地上还散落着糕点碎屑和一些漆的痕迹,显得是有什么东西被扔了出来。

  袁世卿上前递给门房名刺,全旭耐心的等着传唤。

  时间不长:“全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全旭抬腿朝着大门里面走去,同时进去的还有四辆满满当当的牛车。

  卢象升看到全旭的时候,心情似乎还不错,看着全旭身后的四辆大车,脸上就冷了下来:“你也是送礼的?”

  全旭摇摇头,摆摆手道:“哦,这倒不是!”

  全旭使了一个眼色,几名军大衣打开大箱子,从中取出蓝色的粗布,将蓝布展开,只见上面用粉笔写着歪七扭八的字。

  这些字自然谈不上书法的艺术性,很明显就是初学者的临摹字体。

  “这是……”

  卢象升赶紧摇摇头,金梯书院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底子,全部都是白纸,他们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学会写这么多字,而且每个人的签名也是五花八门。

  全旭笑道:“这是金梯书院的学生们,送给卢大人的新年礼物!”

  第九十章 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

  “这怎么可能?”

  金梯书院从成立到现在这才几天?按照一般私塾,他们连《三字经》还读不了几段,怎么可能学会写字?

  卢象升也是从科举这条独木桥上,冲破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正牌子进士,对于如何读书,如何育人有着深刻的体会。

  明朝蒙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一到两个时辰。学馆的学习时间,一般是一天两到四时辰。

  明朝的幼儿们,比后世的孩子要幸福多了,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是在嬉戏。学习上课的时间很少,作业也很少,或者没有。

  一次授书的内容并不多,像开蒙的时候,一般就是十个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一次授书的内容。

  一天的学习内容,最多不超过几十字到一两百字之间。

  古代文人能背过多少字?一般在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之间。大家都听说过茅盾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