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刘宏今天突然来了兴致,让李素给他讲一些历史故事——主要是从历史事件的数据统计盘点角度来解读一些事儿。

  因为之前给皇帝上历史课的大儒,从来没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讲过,皇帝好奇嘛。

  李素耐着性子,又讲解了半天,都挑尽量有趣的盘点,几乎形同UC震惊部那些“史上十大XXX,第四名如何如何,第二名如何如何,第一名却大多数人都不知晓”的调调,反正是怎么标题档怎么骗点击怎么来。

  刘宏果然听得挺爽,留他辞了一顿饭才放走。临走之时,有宦官私下跟他交底:“回去让辽东相好生用命努力,早尽全功。幽州彻底平定之日,陛下便改授他辽东太守、度辽将军。”

  护乌桓校尉和辽东相,都是比两千石。

  而度辽将军和辽东太守,就是正两千石了,又要高半级。到了度辽将军,好歹也算杂号将军了,也迈过了从都尉/校尉这些“尉”向“将军”的转变。

  这可是一道很大的坎,很多武官一辈子都没能迈过校尉和将军的差距。

  历史上,这两个位置基本上是公孙瓒在群雄讨董之前所达到的高位,现在已经被夺了一半过来了。

  “陛下所托,岂敢不用命。”

  ……

  回到雒阳城后,已经是当天傍晚时分了,李素和赵云回下榻处再住一晚,准备明日再带着朝廷的封赏敕命回幽州复命。

  李素也注意到,赵云有亲自斩杀张举之功,但为了吹嘘朝廷的威望,赵云只能做幕后英雄,所以这次的敕命中并没有提到他。

  大家关起门来说私房话时,李素当然要安慰赵云了:“子龙,别担心,关司马已经被提拔为辽东都尉了,都尉下属各职还不是刘府君和关都尉说了算?到时候翼德晋为左牙门督,你定然是右牙门督了,位在诸部司马之上。”

  刺杀时动动手,以赵云的武艺来说,也不是多辛苦的事儿,只不过杀的目标值钱了,功劳才跟着值钱。

  加班杀人半小时,就从普通别部司马升到右牙门督,已经很划算了。

  赵云依然还是那样淡泊名利:“属下岂敢不服,当时让典韦、幼平出手,也是一样可以成功的。长史让我动手,是信任我。”

  “那就好,今晚好好休息,明早又要启程复命了。”

  李素歇息一夜,就载着封侯之誉荣归故里。

  第108章 赴战辽东

  春风得意马蹄疾。

  被封都亭侯后,李素觉得自己归程赶路的速度都飙起来了,不过六七日,就从雒阳飞奔回蓟县复命。

  这一路上,李素每天赶路无事,也在警惕反省:自己为了立功,成为当世“知天命”学者中的翘楚,把殿兴有福论的影响力也推到了极致。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对历史有什么不良影响呢?

  不过,这几天琢磨下来,他发现自己也是多虑了。

  殿兴有福论又不是他发明的,后世明朝人本来就用过,最后封建制度还不是照样灭亡了?所以说是否殿兴有福,根本不会影响封建制度的最终终结。

  更不会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到来。

  因为真正的有志之士,是根本不会被“我自己会不会死,我能不能看到伟大事业成功的那一天”这种顾虑吓住的,他们是有信仰前仆后继的勇士。

  想要活着看到胜利的人,本身就意志不坚定,瞻前顾后,那叫投机分子!

  历史一遍遍证明了,投机分子本来就不配有好下场。

  所以,殿兴有福无非是减缓了封建制度存续期间的改朝换代频率、吓住那些为了一姓荣华富贵而冒险投机的人。

  更减少了本来就没法改朝换代的狂妄野心家的“试错”,让战乱总量减少——这世上90%的投机型反贼都是失败告终的,但只要他们动了心,蠢蠢欲动发动了战争,就会造成无数百姓死伤。这些人自己死了白死,来拖了这么多无辜的垫背。

  李素让华夏此后封建时代整体少打仗、所有人发动战争前多想一想,这有什么不好?

  至于政治制度的演变,李素觉得终他这一生,最多从汉干到隋唐,也就是极限了——能绕过九品中正制这几百年大分裂无信仰的歪路,就是极大的功德了。

  至于科举,肯定不可能在李素有生之年建设完善,那玩意儿受到的世家反扑反噬太大了,充其量打着“改良察举制”的幌子,一点点掺沙子,一方面调整察举科目,一方面调整察举的监视手段,那就是极限了。

  同时,李素也不是盲目信仰“晚的就是进步的”,他觉得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也是有一定优点的,优点就要保留——后世科举太注重公平,而牺牲了选才效率,科目设置太不合理了。而察举制只要不举孝廉,其他科目还是比较科学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这辈子能干到唐就不错了,留给本朝的后人慢慢一代代干到宋明。

  而且得是一个“尚武的宋明”——宋明之所以没法尚武,说到底就是五代十国把天命权威打崩了。那没办法,皇帝还得有,大家又知道“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那只能崇文抑武了。要是还有汉朝皇帝那种天命稳定性,犯得着崇文抑武吗?

  反正李素是不会对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公平法治造成什么阻力的。

  ……

  正月二十三,李素还没回到蓟县,就受到了刘虞的亲自出城十里迎接。

  刘虞还带着幽州官场的大部分心腹文武,连已经跟刘虞关系不太和睦的公孙瓒都来了,刘备阵营诸将就更加不可能缺席了。

  李素老远望见,连忙跟赵云提前翻身下马、拱手致意:“蒙使君礼遇,素幸不辱命。”

  然后就是一番繁文缛节,大伙儿都知道了各自的封赏、又是一片互相互相恭喜客套。

  “恭喜使君获封蓟侯,五千户侯呐,实乃近年罕有。使君之功,摩天及地,真乃大汉栋梁、晴天巨擘。”

  一众文官,首先对刘虞谀词如潮。

  “行了行了,玄德年未届三旬、伯雅明年方得及冠,这才是后生可畏。”刘虞被拍得有些腻味,就随口嘉许下属,转移大伙儿注意。

  其他人少不了对公孙瓒刘备李素又是一番恭维。

  刘虞等大家折腾完了,这才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既是朝廷任命已到,尔等也不可懈怠。明日便分别去右北平、辽东上任吧。

  伯圭,到了右北平,好生防备鲜卑轲比能,玄德要担任主攻张纯残党的任务,北边鲜卑人的压力,你可要全部担负起来,不可使鲜卑残余与张纯勾结。”

  “是,末将领命,我自会主动出击鲜卑,调动鲜卑各部前来救援、分张纯臂助,只要使君别限制我劫杀鲜卑部众即可。”公孙瓒不卑不亢挺硬气地回了句,既算是答应了刘虞、也照顾了跟刘备的师兄弟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刘虞软弱的不满。

  刘虞当然知道公孙瓒的真实意思,但现在大敌当前,他也只好妥协一二:

  “唉,事急从权吧,我就一条命令,鲜卑你有本事杀就杀吧,乌桓人已然汉化内附,你不可再挑起矛盾。尤其丘力居斩送素利首级、让乌桓跟鲜卑彻底决裂,我绝不允许你在鲜卑未灭之前多惹敌手。”

  双方不太愉快地结束了这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