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作品:《刘备的日常精校版

楼。

  楼桑的各种便利,在此亦有体现。

  干栏重楼每层都建有卫生间,盥洗室。下楼设双瓮式化粪池,连入深埋地下的污水管网。中楼正屋为堂,堂屋正中墙壁,列有神龛牌位,供奉列祖列宗。左右皆为主人居室。两侧横屋为卧室、卫生间,也可设客房。上楼布置与中楼雷同。多为后辈儿孙起居。上楼置书房、绣阁,用于织布绣花,读书学习。外设平座,围以栏杆。可凭栏眺望圩田美景。

  五层是天楼,平时用于晾晒衣物,晾晒咸鱼腊肉。战时可警戒瞭望。

  干栏楼阁,上下五层皆设有廊道。廊下置横枋坐榻,用于家人休息纳凉,或陪客人观景聊天。

  两侧附楼,内置楼梯,辟有箭窗。攻防皆宜。

  事实上,最坚固的干栏重楼,是‘回’字形的四合楼。由前、后主楼和左、右附楼组成一个坚固的合体楼。然而这种造法并不适合坡地。因为前后两楼完全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于是左右两栋附楼就很难铺设楼板。而‘凵’(qiǎn)字型的三合楼,从结构上说也不利稳固。于是将‘凵’字型三合楼左右附楼居中建造,变成卧倒的‘工’字型。如此,既有利于坡地建造,又异常稳固。

  干栏式重楼,无需院落。因为下楼就起了院落的作用。是最节省空间的利用。

  整个督亢城内重楼,皆如此建造。因采用山蛮诸技,数千山蛮壮男皆是熟练工匠。楼桑良工打造的水利机械,也是一教就会。举全族之力,进度飞快。剩余数千健妇携家中老弱,下泽筑坝圩田。一家五十亩。楼桑美田一亩十万。五十亩田作价五百万钱。如此巨富,山蛮闻所未闻。

  围绕山脚,筑坝舀水。不日露出泥泽。晚稻已来不及。南方‘早籼(xiān)稻’却不违农时。籼稻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地区。据说是最先由野生稻驯化形成的栽培稻。生长期短,从插秧到收割,三月可熟。早稻产米称‘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酿造或储备粮。

  吃饭事大。这个时候也就顾不得口感了。

  男人造楼,女人稻作。整个督亢地一片繁忙景象。

  都说山蛮好勇斗狠,茹毛饮血。刘备所观,并非如此。或许在许多方面不如中原。然亦有特长。比如稻作。比如造船。古越人是稻作先民,拥有高超的铸剑与造船及制陶诸技。

  单从育秧、插秧,和日常田间管理,就比邑民高出一大截。

  山蛮渠帅说,野地如野马。亦需驯化。今年植早籼稻,不问亩产。只为驯化野田。待明年再种,必然大熟。

  刘备还是头一次听闻,农田驯化之说。不过细细一想,或许有些道理。

  果如这名渠帅所言。

  一个月后,又有一支山蛮举族迁来。

  第016章 山蛮甲胄

  连治所官舍都没来及建的管宁,轻车熟路。壮男造楼,健妇圩田。家中老幼割草畜牧,也没着闲。

  待换装完毕,又集毛皮数万。

  虎皮衣盾,实在是有些浪费。

  督亢沟堤上车马如龙。运来的皆是空心墙砖。砌墙不难。不等楼桑良工一面墙砌起,蛮人皆已学会。木楼框架,空心墙砖,瓦当遮盖。一栋恢弘大气又不失江淮灵秀的干栏重楼,这便建造完毕。外墙涂抹白垩粉浆,内壁刷桐油木漆。家什木器,被褥织锦,自有族中良匠打理。换了长袍的一家人,这便喜气洋洋的乔迁新居。

  名动淮泗的少君侯,轻财重义,一诺千金。换成南蛮土语,就是一口吐沫一个钉。落地有声。可不光是说来听!

  何止是蛮人。邑中百姓,更是深信不疑。

  督亢地在大泽之中,寸土寸金。这里真的是说土壤金贵。故而烧砖全在大泽之外。督亢沟大堤初建,通行困难。每日牛车往来,运送的空心墙砖,竟赶不上造楼所用。足见楼造之快。

  最先建起的官署建筑,不是管宁等人的官舍,而是校馆。管宁竟说动胡腾、张敞二人入驻督亢校馆。拜为主学校教育的学官掾史和学官祭酒。并从学坛聘请学经师、文学史数人。为山蛮子弟启蒙。

  刘备大奇。

  先前问过胡辅,说父亲和叔父并无出仕之意。秩四百石的一城之长都不愿当,怎会去当秩百石的掾吏。

  又把胡辅唤来相问。

  胡辅答曰,一城之长,万众瞩目。一校之长,却掩人耳目。前次不仕,非不想为大师兄效力。而是身不由己。如今出仕,乃是为‘怀柔远人’、‘德化四夷’尽绵薄之力。

  两位果然是大才。竟知刘备‘汉化’之深意。

  身份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字一统。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始皇帝千秋万代,无人可及。正因如此。

  庐江大别山蛮,举族北迁。亦是舒县陶县令有意为之。刘备杀黄穰全家,夷三族。虽无人敢说三道四。可蛮汉之间的仇恨,尤其是世家豪强与随黄穰造反的诸山蛮之间,间隙日深。

  正是感受到了这股越来越强的仇恨,抢在矛盾没激化前,将这几部山蛮尽数迁走,也不失为一剂良药。人都没了,恨又从何而来?

  第二批山蛮到来前,刘备还收到陶县令手书一封。说,郡中已有书文,年后自己便将改任济北卢县令。

  这也是缓解汉蛮矛盾的苦口良药。

  毕竟,是在陶县令任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调离原职,也算是朝廷对陶县令的一种保护。

  然而。对于朝廷处处息事宁人,怀之以柔的做法,刘备不敢苟同。

  恩威并济,赏罚分明才是正道。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胡腾、张敞,忠义之士。为校馆蒙学,大材小用。然而,正因二人身有大才,才能妥善处理汉蛮风俗分歧,悉心教导这些蛮娃成才。

  当然,最关键是,蛮人对少君侯深信不疑。楼桑的诸多便利,更是闻所未闻。水洗、暖柜诸如此类,亲身一用,便知神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不是真心待你,日久见真心。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前有阎柔,后有山蛮。皆是如此。

  各家各户的健妇,圩出的良田远不止五十亩。偌大的一片,也不规整。各种造型都有。先种稻驯田,待来年再分不迟。

  见禾苗飘绿,壮汉心中不慌。造楼更卖力气。

  干栏式重楼,只需桩柱夯牢,搭建楼层实在是简单至极。即便是空心砖也有塔吊运送,节省多少劳力。比郦城一月四百楼的速度,快了一半。一月可建楼六百。内部如何操弄,待住进去不迟。

  三千栋干栏重楼,五个月便可建好,能纳五万山蛮。大别山蛮,乃庐江蛮属。久居汉土,虽多不会说汉话,却大都能听懂。若从孩童开始学习,数年后就有一代人精通汉文汉话,亦守汉礼。如此代代相传,不出百年蛮汉一家。

  西林马邑,刘备和乌莲商议之后,命阎柔为邑长。和郭芝、乐隐、管宁一样,秩四百石。乌桓全民皆兵,阎柔和被马贼豢养的汉奴,皆是死士。还有改随刘姓的伶仃妇孺,皆对少君侯忠心不二。再加上密林、水网、垣墙三重环抱,进出只有一门。此地安危,刘备大可放心。

  各城邑委派得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