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品:《恶奴精校版

  不过待钱林闻令便要去杀俘时,赵强却又叫住了他:“先别杀,把他们都带回去。”

  “是,千户!”

  钱林搞不懂赵强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却是不敢出声问,领命下去。

  让赵强突然改变主意的原因只在于他不想浪费这些正红旗清军,更在于他想到了一条快速扩军的办法,那就是用当年老野猪皮扩充满洲力量的方法——掳掠人口!

  将方圆百里之里但凡活着的人统统强行征编进自己的军队,不从者就灭他全族!

  ※※※

  有关清初八旗作战方式,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八旗以骑射为主,所谓骑射大抵就是下马远远射箭,扰乱敌军阵形后再上马冲锋,与蒙古人作战方式相近。除非是两方都是骑兵,打个相遇战,直接上去砍杀,否则八旗对阵步卒时,多是用下马射箭再冲锋的作战方式。萨尔浒之战便是如此,明末对阵明军也以此战术。平三藩时,以绿营为主,绿营多步卒,并无万人以上大规模骑兵交战。本书中兔儿岭一战参照了老野猪皮兴兵时的一战例,略作改进而来。惊马冲阵,历朝都有战例,倒不是小儿科,如看过电影《东归英雄传》的读者朋友,想必对影片中出现的万马奔腾景象犹有印象,那铺天盖地的气势绝非人力所可阻挡。狭小山道之中,数百匹惊马被躯赶冲进去,后果可想而知,然这种折损马力之战或不是情况危急,很少有将领使用。

  另相较而言,在没有大规模火铳兵及分段射击法之前,长弓的杀伤力远大于火铳,射程也较之要远。

  第037章 强征扩军(二)

  胡旺和吴四两个营官各自向赵强汇报了部下损失,其中守卫营战死107人,负伤96人,能战者还有97人。当中汉军士卒仅余21人,鄂伦春人42名,赫哲人15名,达斡尔人7名,蒙古人3名,鄂温克人5名,还有四名说不上是哪个族的壮丁。

  铳营损失稍小些,因多是中箭,所以死亡率较近战的守卫营要低很多,只阵亡57人,负伤者却有114人,能战者还有147人。

  齐壮的骑兵营入谷时,基本未遇清军抵抗,因此除一人坠马被踩伤外,并无死伤。但是营中作为预备骑兵的那些各族壮丁却是全部折损,这个折损不是说他们全数战死,而是大部分人跑了,人数大抵在四十到五十之间。

  听了胡吴两百户报上来的伤亡数字后,赵强心算了一下,连上首义城郭飞手中的十几汉军和那几个在松山堡受伤的,手中汉军士卒人数已不到三百。鄂伦春人连同各族壮丁不过还剩一百多人,这意味着兔儿岭一战,赵强的兵马损失一半。此战名副其实的惨胜!

  与胡旺、吴四、齐壮开了个简短的小会之后,赵强便做出将未逃跑的鄂伦春人与各族壮丁连同铳营的汉军士卒全部编入骑兵营,具体整编待回到首义城再作安排,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战场彻底清理一遍。

  骑兵营总旗马龙已奉齐壮命令领人去追赶那些临阵逃跑的壮丁们,因赵强有过嘱咐不要杀他们,所以马龙带人追上这些逃兵时,并未将他们全部斩杀,只砍了几个仍想跑的,其余的都被带了回来,暂时将他们与那些正红旗俘虏看管在一块。

  齐壮从松山堡带回六百多匹蒙古战马,加之赶来兔儿岭时,搂草打兔子把正黄旗那两百多匹战马也一齐撵入谷中,连上自身本有的六十几匹马。算起来战马数量已达一千匹,但其中近两百匹马因脚踝受伤已彻底报废,另有不到一百匹在混乱中被杀,还有数十匹流落到四周,也不知跑哪去了,所以余下可用战马数量大概六百左右。

  缴获的清军兵器不计其数,长刀、长矛、马刀、弓箭的数量可以让赵强扩充一个千人队。火铳和弹药却是没有。另外,死去清军身上的皮甲还有少部分铁甲都被剥了下来。赵强下达的命令是将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全部搜刮出来,一样也不能落下。对于这个命令,士卒们执行得很彻底,很多清军的尸体甚至是光条条一片,连件遮盖布都没留下。

  物资匮乏,又没有自己的兵工厂、后勤补给点,一切只能从敌人身上获取。望着那些被剥得精光的清军尸体,赵强一点也没有哭笑不得的意思。当前他所能做的只能是以战养战,正如后世游击队之歌所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抢,抢到自身足够强大,我们便是一支无往不胜的强军!

  让赵强感到开心的是魏小江并没有死,他在铳声响起的时候,机灵的滚到一边,然后趁清军乱了阵脚的时候爬上了山坡,并一直隐藏在那里,没有参与战斗。这倒不是他胆小,而是赤手空拳的,他也没法下坡杀敌。就那样藏在那里,一直等到胜负已分。

  “小江你是功臣!”

  这是赵强见到魏小江之后的第一句话,之后就让他随在自己身边,让陈伟和严钱他们带着他,日后再作安排。

  虽然赵强没有对魏小江多说什么,但那句你是功臣已是足够,魏小江对赵强的安排很满意,在他看来,这个赵千户比以前见过的军官好多了,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和颜悦色,不冷言厉色,肯和自己说心里话的军官。

  铳营负责运送伤员,所以他们临时制作了数十架担架,重伤者一律由担架运回,轻伤者能自己走的就走,不能走的则由战马驼着走,战死士卒的尸体则统一堆放在一起。赵强虽然说过要将战死弟兄尸体带回去,但是天气太热,而且人手严重不足,如果等回到首义城再派人来搬运尸体,那尸体早就臭了。因此赵强领着小旗以上军官在对着战死者遗体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就下达了火化的命令,事后将骨灰收集在一块带回首义城。

  骨灰的安排赵强早已想过,他要在首义城附近择一块墓地安葬这些战死者,无论他们是不是汉人,所有战死者不分彼此,一律葬入其中,墓园的名字就叫“汉墓”。

  出于瘟疫考虑,赵强没有任那些清军尸体曝尸野外,任野兽啃食,也堆了起来进行火化。岭长有十里,有些爬到坡上的清军因为树林缘故,遗体并没有被发现归拢到一起,时间有限,赵强也顾不得太多。再说,两旗的清军吃了这么大亏,事后肯定会有人过来查看,届时那些被火化的清军尸体就由他们来处理好了。

  守卫营残余人手负责兵器与那些俘虏逃跑者的押送,齐壮的骑兵营则负责殿后。

  回返过程很顺利,殿后的骑兵营没有发现有清军尾随,因伤员太多,所以全军行动缓慢,用了四天时间才回到首义城。早已得信的郭飞、魏季指挥着堡内妇女和吴军家属们将伤员妥善的安置下来。能回到首义城的伤员们大多是刀箭所伤,且是皮肉伤,没有伤到要害,只要好生调养,很容易痊愈。在这四天里,已有三十多名重伤员撑不住死去,他们的尸体被带了回来,没有火化,而是选择入土为安。

  回到首义城后,赵强便迫不及待的召开了总旗以上军官会议,正式下令将铳营、守卫营合并入骑兵营,凡在免儿岭参战过的各族壮丁与鄂伦春人一律享受汉军士卒的待遇,并且可以担任小旗军官一职,以后累计军功晋升不受出身限制。

  这个命令实际上是某种程度的融合,是赵强对自己以前政策做的一个调整,这种调整完全参考了满清发迹的过程,并将作为一种永不改变的政策持续下去。归属感,是赵强想要通过这个政策调整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