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品:《三国有君子精校版

等凄惨可想而知——陶商实在是没有兴趣去看,无论是上辈子还是下辈子,他喜欢看的东西都是美好和欢快的,看死人……他没有这种受虐的倾向。

  于是陶商便也在西郊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营寨安排妥当之后,陶商便与许褚和糜芳去观察在战场中,被救下的徐荣。

  徐荣躺在一座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木榻上堆积着厚厚的棉被和褥子供其休养,但对他的伤却并无多大益处,他的右眼和脸颊包裹着厚厚的白布,气息轻如游丝,露出的一半脸,颜色惨白,极为骇人,嘴唇亦是干裂仿佛被火燎过一样。

  徐荣此刻还发着高烧,处于昏迷状态,浑身的热度犹如烧红的木炭般灼手,滚烫不退,很是骇人。

  两名徐州军的医官正着急忙慌的为徐荣擦拭身体,熬煎汤药。

  眼看着徐荣这幅几乎油尽灯枯的状态,陶商急道:“他的伤如何,到底治不治的好?”

  一名医官擦了擦额头上的汉,对着陶商道:“回大公子的话,伤者已损失一目,面颊受深伤,我等敷药缝合,倒是控制住了流血,只是……只是……”

  陶商忙道:“只是什么?”

  那医官长叹道:“只是这位将军受了如此重伤,体虚羸弱,导致邪气入体,已是患了重症伤寒,伤寒之症本就比较难治,如今他还有伤在身……只怕……”

  陶商等人一听,心不由的凉了半截。

  “只怕什么?”

  “只怕性命难保。”

  东汉年间的医疗条件还是相对简陋的,很多重症根本就治无可治,类似于伤寒这类的病症,在这个年头基本上就跟绝症无异,别说是徐荣此刻身受重伤,身体虚弱,就是好人得了伤寒,能不能治愈尚在两说之间。

  眼见陶商的脸色不太好,医官急忙道:“大公子放心,小人一定会尽全力用药施救!”

  许褚站在一旁听着,闻言摇了摇头,对陶商叹道:“算了,生死有命而已,他受了这么重的伤,能不能保全本就在两说之间……这是咱们早就猜到的,公子又何必多做挂怀?一切看天意便是了。”

  糜芳亦是出言劝解安慰道:“末将一定会派人多多照料,不至有失。”

  陶商没有说话,只是低头闭着眼,似是在努力思索着什么。

  过了一会,陶商突然转头对糜芳道:“吩咐人,送简牍和笔墨来。”

  糜芳闻言先是一愣,接着无奈地道:“人还没死,你这就要给他写吊词,太不吉利了。”

  陶商脸色有点发黑……糜芳这人心理阴暗,谁要给他写吊词了!

  却见陶商转头对两个医官道:“二位先生,陶某不懂医理,帮不了你们什么,我写几个方子,你们拿去端详端详,试着辩证一下,若是觉得能有帮助,那就尝试着救他一救,若是没有帮助……那就只能说明他合该命丧于此了。”

  陶商的话说完,许褚和糜芳皆是吃惊不小。

  这也难怪,就是再借他们两个脑袋,他们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陶商居然还有懂医理、开方子的手段。

  许褚皱了皱眉,上前道:“大公子,开方诊病,却不是小事,你心下着急,某家可以理解,可乱开方子万一把人吃死了怎么办……”

  还没等说完,却感觉有人在拍打自己的肩膀。

  许褚转过头去,乃是糜芳。

  只见糜芳呵呵一笑,冲着半死不活的徐荣一努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左右都痨成这样了,还不如吃死来的痛快。”

  许褚闻言不由一头黑线。

  少时,军中的侍从将简牍和笔墨拿来,陶商将简牍铺开摊在桌案上,提起笔来,细细地回忆了一下,接着便落笔一字一下的写。

  “大黄十五铢、白朮十八铢、乌头六铢、桂心十八铢……”

  陶商皱着眉头,仔细思索,半晌之后方才好不容易写完了一副药方,然后又开始写第二幅。

  “……柏東南枝,暴令乾,擣末,酒服方寸匕……”

  少时,又写完了一副。

  “嗯……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格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

  连续写了好几幅之后,陶商方才站起身来,看着手中的各种药方,感慨不已。

  《千金方》和《伤寒杂病论》,在千年之后已经进入了公版书的范畴,很多省的科技类出版机构都会时不时的出上几个版本充填市场品种。

  陶商前世干审读的活,自然有接触过,但仅《伤寒论》中就有十卷二十篇,一百多种药方,要完全默写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能记得多少是多少,把这些能记下的方子交给这些医者辩证一下,或许能为徐荣找到一丝生机……万一撞上大运了呢?

  陶商将手中的简牍递交到了那个医官的手中。

  “拿去看看,仔细辩证一下,这里面的很多药量我未必记得就特别清楚,有些可能是记错了,但大部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你们是医者,深明药理,你们根据自己的行医经验,辩证这些方子,搞清楚药理,在根据此人的实际情况,增项减项,增量减量,看看能不能侥幸救他回来。”

  第0073章 夜行

  那医官紧紧地盯着陶商给他的药方,额头上的汗似是都要滴下来了,一双捧着简牍的手,在不知不觉间居然微微有些颤抖。

  这医官年纪不小了,从懂事开始干的就是看病采药的行当,对药理和日常配药需口服的百草之寒热属性及功效自然是烂熟于心,陶商的药方放在他的手里,虽然有几味在他看来依旧作用不甚明显,但有几味的药性和机理作用以及用量很明显是经过仔细推敲辩证过的,实在是不可多得良方。

  中华传统医学,经过数千年的锤炼,博大精深,一味药可有数十种用法,然能似今日陶商写出的方子中的药理和药量合并到这种精密程度的,这医官还是平生仅见,非医中之圣所不能为之!

  “大公子出的这几个方子,小人还需找几个擅长药理的同僚们一同辩证一下,才能出方,而且有些药材咱们军中未必能有,需得揣摩出药性和药理,寻其它药材酌情添换……”那医官极力掩饰心中巨大的惊骇与狂喜,将简牍收入袖中。

  “好,尽快吧,我看他也拖不了太久了。”陶商忧虑地看了徐荣一眼,知道此刻自己在这里也是没有用了,随即领着许褚和糜芳向帐外走去。

  “大公子!”那医官虽是极力压制着内心的激动和疑惑,但还是没能克制的了人类天性中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终于忍不住开口追问道:“敢问大公子,这……这些药方,您是从何处寻觅来的?”

  陶商转过头,眉头微挑:“寻觅?”

  “或是、或是……或是您从哪位名师的典集上看来的?”

  医官不是傻子,以陶商的出身,根本不可能去研究医理,这方子定是在医学高人处得来。

  陶商嘴角微翘,露出了一个阳光的微笑:“这个啊……对不起,实在是无可奉告。”

  医官闻言愣住了,注视着陶商离去的背影,咂咂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如此善藏……忒抠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