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品:《跑出我人生精校版

很快,6个预赛小组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比完了,因为没有特别强的选手,苏祖稳定的以6秒63的成绩拿到了男子60米室内赛预赛第二。

  出乎意料的是,陈建似乎在抵达欧洲后身体适应就有问题,始终没能跑出在国内的水平,最终以6秒76预赛第九名的成绩,遗憾错失了下午的决赛。

  反而是刚刚从国内过来的沈运保,在时差都完全倒过来的情况下,跑出了6秒74以预赛第五名的成绩进入决赛。

  ……

  “接下来看你们的了。刘阳宇已经以预赛第一的成绩晋级60米栏决赛了,接下来估计他拿下60米栏的冠军问题不大,我们至少也得夺牌。”

  下午16点,男子60米室内赛决赛前,陈建神色有些无奈地看着苏祖和沈运保两人,按说他今年状态正佳,但是这次抵达奥地利之后,始终没办法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接连两次都没有进入到室内赛决赛。

  对于一个顶着当前国内短跑一哥称号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实在有些没脸面,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有时候你状态一不对,身体兴奋不起来,什么办法都没有。

  热身场地内,苏祖和沈运保都是一起点了点头,神色变得郑重了起来。

  中午众人就了解到刘阳宇60米栏顺利进入下午决赛的消息,而且几乎是要破纪录的成绩,给其他选手带来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大家都是短跑选手,除了在本项目上队友之间有竞争,可在项目和项目上的竞争也是有的。有了刘阳宇的男子60米栏和110米栏,亚运会金牌,世界青年锦标赛殿军,世界大运会冠军,室内世锦赛参赛种子选手,在跨栏项目上接连出了成绩。

  而在男子60米和100米这个纯靠跑的项目,远远落后于人家跨栏所却得的成绩。

  陈建沈运保杨光宗尹航朝等等一众跑100米200米的运动员,嘴上不说,但内心其实都憋着一股气。

  总看着别人在国外的大赛上各种荣誉加身,而自己等人只能在国内一亩三分地逞威风,这个说出去实在有些丢人。

  实力差距,大家也都明白。但不求像人家一样拿冠军破纪录,可至少在这种国际性的赛事上有所突破,不至于太难看吧。

  苏祖曾经对于刘阳宇所取得的跨栏成就感到惊叹不已,但成为一名短跑运动员后,更加能够理解这里面的含金量。在国内一种短跑选手连破全国百米纪录都还做不到的时候,有一个人已经接二连三扬威域外,荣誉加身,在国际赛场上声名鹊起。

  作为一名国人,自然深深为这种成绩感到骄傲,可作为同样的男子短道项目运动员,这就不止是同族同种的荣誉,还有激励,鞭策,砥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下午16点,八名60米室内赛决赛选手在检录区等待了一段时间,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按着比赛号码姓名,领着众人走进了比赛场内。

  一进场,各种听不明白的呼喊声在场馆内响起。比预赛时更热烈,更奔放,更肆意!

  苏祖环顾着周围的呼喊声,各种条幅气质晃动,偶尔有齐唱的歌声,又齐齐呼喊着某个运动员的名字。

  这是东道主的观众在给东道主运动员加油,他们这些外来参赛的选手,自然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在苏祖身旁道次,一名东道主选手,高高举起双手和场馆内的观众示意,双手不断打着节奏摇摆,示意观众的呼喊声来得更加激烈些。

  室内赛的场馆不像室外赛那般开阔,场馆内的座位也不过就几千人,但是地方小场馆封闭,呼喊助威的声音随着那名东道主运动员的节拍,一阵阵汇聚起来,开始还只是几个人的喊声,慢慢的几十个,成百上千人个,一起呼喊,声音犹如雷霆,轰隆隆的地覆盖了整个场馆。

  苏祖看着东道主运动员表演,没有什么失衡的情绪,这是东道主运动员享有的特权,也是运动员的荣耀时刻。

  这是苏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观众同时在呼喊一个运动员的姓名,即便这个运动员他几乎不认识,或许在国际上也声名不显,但这一刻,无疑是辉煌荣耀的。

  “当一整个体育场成千上万人都在呼喊着你名字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这一生没有白费。”

  奥利地维也纳,维纳施达塔勒室内体育馆,万人欢呼鼓舞。

  即便这些声音不是自己的,可苏祖依旧心神摇曳,热血澎湃。

  选择了一条和曾经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为的是什么?

  这就是答案!

  总有一天,会有这么多的观众,会比这更多的观众,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一起高呼我的名字……

  第一百零八章 去训练吧

  帝都。

  田径队训练基地。

  “预备——”

  “啪!”发令枪声响起。

  起跑线上,苏祖双手快速摆臂,噗噗噗噗的钉鞋和橡胶跑道的摩擦声,和长袖运动服相互之间簌簌的摩擦声有节奏地响起。

  一组又一组的训练在持续着,从起跑反应,到起跑加速,再到途中跑,再到最后阶段的冲刺。

  枯燥,反复,持续。

  “行了,休息下吧。”陆建明看着苏祖额上汗水涔涔,叫停了苏祖还要继续进行的训练。

  一般的教练员都是催着逼着运动员,进行一组又一组反复的训练,但苏祖不需要,从来训练计划制定出来,扔给他后,他就能够保质保量的去完成训练。

  偶尔教练员怕他练得太狠,还要时不时的过来盯一下,叫停后面继续的训练。

  “我刚看了一下,你近期的力量好像又有所增加,你跑的时候得注意一点,节奏。节奏是短跑训练中赋予生命的要素,速度产生于节奏,节奏中体现改进技术,反过来又促进节奏的发展。”

  陆建明把苏祖叫到一边,他刚才一直在细心观察苏祖的几组训练,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

  “你的跑动节奏一定不能乱,短跑时间太快,你的状态起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跑动节奏,这个状态不只是说身体疲劳伤病带来的,很大程度也可能是心情抑郁,紧张之类的心理影响。”

  “教练,我觉得我的状态没有问题。”

  苏祖扶着膝盖,大口喘气,对于陆建明说的一些技术名词,他大概也明白,有些结合这日常训练的细细体会,还有点心得。奔跑节奏、奔跑意识产生动作的速率变化,这些很学术的词汇,其实真的落到身体的变化里是很细微的。

  “嗯,说这个也是奇怪,你这个状态真的是稳定得惊人,我还没怎么见你有起伏过,都是在平平稳稳地上升。”

  这一点也是陆建明和其他几个教练组成员特别不能理解的地方,苏祖无论在何时都能够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不会起到太大的波动。对于运动员来说,状态起起伏伏,第一次跑得差点跑个10秒50,第二次跑得好点跑个10秒30,这都是正常现象。

  但苏祖身上这一点并不适用,除了训练会根据体能下降有所变动外,苏祖几乎能够把每次比赛的成绩稳定在0.01-0.03秒之内,而且还是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

  苏祖直起身体,笑了笑,也没办法和陆建明解释,这就是系统给身体属性数据化带来的好处之一,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