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作品:《明末称雄精校版

人入城。

  “走,过去看看!”刘钧连忙起身道。

  那边赵县丞和张屠户一听说自己的当铺出了这么大事,一群城外南护城河边的难民群起来闹事,也怒了,连忙告辞。

  刘钧带着十几个兄弟还有陆府的十几个青壮家丁,也集合了三十来个人的小队,一路赶了过去。

  离着十字街口还远,就已经看见那边到处都是火光,还有喧嚣的喊声,刘钧心头一紧,莫不真的已经烧杀起来了。

  加紧速度赶了过去,赶到近前,却见到十字街口,一东一西数百人隔着街口对峙,一面是一群凶恶的打行打手以及张家的伙计家丁还有一些捕快,另一边则全是些衣衫破烂,但神情愤怒的汉子,他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棍棒家什,手举着火把。

  看到这样子,刘钧松了一口气,看来情况还在控制之内。不过心里又有些疑惑,他已经知道那群穷汉是聚居在南城外护城河边窝棚里的流民,可是他们怎么突然就这样群起聚集,半夜到县城里来闹事了呢?

  第八十四章 火器大师

  月夜之下,十字街口,数百人隔街对峙,局势一触即发。

  “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一群城外难民窝棚里的流民们群起而至,月夜怒集?”刘钧喃喃自问。这些难民多是外乡人,背井离乡流落至此,是极为弱势的一群人。若无特别原因,他们是绝不敢如此的。

  赵县丞和张屠户赶到,开始喝骂,将这群百姓斥为造反,准备将他们全部拿下。

  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因此越发的紧张起来,刘钧甚至听到对面的那些流民中有人高呼大喊,说干脆反了他娘的。

  刘钧知道很多时候,所谓的揭竿而起的造反,往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脑门一冲,热血一涌的结果。有人带头,后后往往就有人盲从,到最终局势不可悔改,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赵县丞等人根本不在意流民中的呼声,还在召集人手。

  刘钧却不能坐看一起造反事件在面前发生,他踏步上前,在无数人围观之中走到了长街当中。

  “我是西湾刘钧刘继业,九头鸟乡团队长,暂代虎头关巡检兼管太平驿。诸位,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说,非要如此拼命?现在,谁能站出来,跟我说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要大家相信我,我刘钧替你们主持公道!”

  张屠户和赵县丞相互对视一眼,都没料到刘钧这个时候站出来。他们早知道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张屠户想站出去阻拦,赵县丞拉住了他,“别轻举妄动,先看看。”赵县丞刚才表面强硬,其实内心里也有些慌张。

  他在当铺里有干股,在伪银作坊里也有股份,每年从这里面拿到大笔的银子。以前也有人拿了伪银然后闹过,可基本上没起什么浪花。谁也没料到,今天这事,居然会闹这么大。其实他心里也怕,对面虽是一群穷汉,可也是一群流民,这些人如果光棍起来,真的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尤其刚刚还有人喊出反了他娘的这种危险的口号,若是一个处理不当,这些流民真他娘的反了,就算事情能平下,可最后也是纸包不住火,最终会引起上面的查究,他这个县丞也就当到头了。

  那边的一伙难民也有些犹豫不定,今天的事皆因赵顺而起。赵顺在当铺里与人撕打的时候,正巧被路过的几个窝棚里的邻居瞧见,他们大晚上的还在拉车推货,经过当铺正好看到。赵顺平时在那群难民里人缘不错,平时大家有个什么困难,他能帮都会帮。

  而且他还识字,难民窝棚里有不少孩子,大家也没钱送去读书。赵顺每天会抽出一些时间,给那些孩子们讲些课,教他们识字算术。大家都很感激赵顺做的一切,孩子能认些字算些术,长大些不敢奢求去考科举,起码送去做个学徒什么的也有些优势。几个邻居二话不说跑上去帮忙,另叫一人跑回窝棚去报信。

  大家听说赵顺典当行遇骗,不但被骗了五两银子,如今还被冤枉,大家不由的义愤填膺。做为流落在此的外乡难民,他们平时都是处于底层的,受尽欺辱,大家忍气吞声,早压抑到了极点。

  如今赵顺的事情就如一根点火线,把大家心里的火药桶引爆了。

  一个小小的口子一泄,成了火山口。在一些年轻人的呼唤下,窝棚里那几百户的青壮都提着棍棒冲向县城,守门的人甚至都来不及反应,他们就已经冲进了县城。

  最后还是赵顺极力克制,劝阻大家,才没有马上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可大家也因此对峙起来,骑马难下。

  “赵大哥,别听那些人的,都是骗子谎话。我们现在听他的,转头他们就把我们都抓了,这狗日的日子是没法过了,老天不给我们活路,咱们干脆反了算了,反了他娘的,咱们到襄阳投八大王,投曹操去!”几个年轻人早受够了这种有上顿没下顿,处处受人鄙视的日子,心里积聚的怒火,让他们想要毁灭一切。

  “住嘴!”赵顺喝止了这几个年轻人,他知道那一步很危险。一踏出去,就再回不了头。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走到那一步。况且,他目光一直注视着那个走出来的年轻人。听说他就是刘钧时,他心里涌现了一丝希望,也许今天的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你们别冲动,我听说刘继业人很不错,我出去跟他谈一下,希望他能替我们主持公道。”

  “这些乡绅官员都是各个相护,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们的话。”

  “别图一时痛快,大家都有老有小,想想他们。”赵顺说了一句,然后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赵顺打量着刘钧,刘钧也在打量着赵顺,这是一个不怒自威的男人,七尺大汉,红脸膛,短钢须,虎背熊腰,特别是那一双眼睛,很平稳。

  “我是刘钧刘继业,不知兄台大名?”

  “赵顺,山东济南人。”赵顺道。

  “原来是赵兄,可以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刘钧问。

  赵顺点了点头,然后一五一十的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一清二楚,其间没有故意添油加醋,也没有省略,只是陈述事实。

  “你说你在当铺当了把掣电铳?你先前是不是还去过陆府?”刘钧一听到他说当的是把掣电铳就不由的惊讶问道。

  赵顺点了点头。

  刘钧轻叹了一声,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巧。之前他拿到鲁密铳后,细细检验了一遍,发现那铳确实制造的很精良,正期待着明天见到这送枪之人,却不料现在就遇到了,竟然还是这次骚乱的主角。

  “我想知道,那鲁密铳和掣电铳你从哪得来的?”

  “那是家传之物,这两把火铳都是我与先父一起合力打造的。”

  刘钧惊讶,这鲁密铳和掣电铳可都比鸟铳犀利的多,制造工艺也复杂的多,他没想到这个难民居然还是个高级火器工匠。“你会造鲁密铳和掣电铳?”

  “都会。”赵顺点头,“我父亲曾经是火器大师赵士祯先生的弟子,赵先生设计发明的诸多火器,我父亲都会。我父亲后来又都把这些火器的制造之法传授给了我,我虽手艺没有先父好,可也不错。”

  刘钧心里极为激动,他知道自己捡到了一个宝。赵士祯是谁,大明万历时代的火器大师啊,发明了鲁密铳、掣电铳、迅雷铳、鹰扬炮等几十种火器的大师,还编写了神器谱等几本火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