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作品:《江山志远精校版

开选拔一事也就无疾而终,停滞了下来。现在一听杨志远提到农业厅下属的农科所还有这么一个务实的专家型人才,周至诚心想,钟涛反对的应该是自己的干部选拔方式,但并不反对自己对副厅级干部的提名。自己回去不妨让组织部门对此人加以考察,一旦此人人品好,能力不错,不妨委以重任,把他作为农业厅副厅长的人选提交省委讨论。现在有首长的表扬在先,估计钟涛不会反对。周至诚有些小自得,心想这就叫做借力打力,也算一种变通的工作方式。

  不喝酒,这饭吃起来就快。临近尾声,院长招招手,问:“小杨同学,省农博会你们可有参加?”

  杨志远说:“有啊。”

  院长又问:“你去不去?”

  杨志远说:“今天就去。”

  院长说:“那行,等下你就和我们一同出发。”

  杨志远不明白这一同出发是何意思,他点了点头,说:“好的,我去准备准备。”

  院长笑,说:“是得准备一下,你这个样子像唱花鼓戏的,这么跑去参加农博会,还真是不妥。”

  大家善意地一笑。李泽成也不知道院长这话是何用意,他提醒杨志远,说:“志远,快去快回,别耽搁。”

  杨志远说:“我明白。”赶忙跑下山去。

  院长起身,一行人在杨石的陪同下开始缓步下山,雨后初晴,南山小鸟鸣啼,菊花绽放。院长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山道上,笑着对身边的杨石说:“杨老先生,你我先就此话个别了,等下了山人一多,只怕你我就说不上话了。今日能在老先生这四季分明之地,听听风,看看云,赏赏景,偷得闲情半日,实属不易。”

  杨石说:“首长能光临我们这山野之地,是我们杨家坳的荣幸。”

  院长笑,说:“杨老先生,此话差矣,应该说是我之幸才是。要知道人的心境和身边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置身于如此空灵的境地之中,心情也自是空明阔达了。您老先生试想,我今天多听了一会儿风,森林就随风起舞,我多看了一会儿云,云就多了一些变幻,生活的合理性就在于此。”

  许是下雨的缘故,一只幼小的白鹭从鸟巢里掉落在青石板上,一只母白鹭在树上悲哀地鸣叫。院长走到挣扎的小白鹭前,抬头看了树上的母白鹭一眼,附身捧起小白鹭,交给一旁的贴身警卫,说:“把幼鸟放到鸟巢去。”

  警卫从院长的手里接过幼鸟,身手敏捷地爬到树上,母白鹭并没有因为警卫的到来而逃离,依旧站在树枝上不停地啼鸣。院长感叹:“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只有做母亲的才会在这种情况下全然不管自己的危险,对自己的幼儿不离不弃,这种感情虽是出自本能,却又是何其的珍贵。”

  杨石年过八十,这一生历经世事,看多了人间的世态沧桑。心想一个大国的首长具有如此的仁慈博爱之心,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

  下到村口的大樟树下,杨家坳早就人山人海,乡亲们把停车坪围了个水泄不通。院长和乡亲们打了个招呼,一见院长出现在村口,乡亲们欢声雷动,李泽成能感觉到乡亲们的欢呼声出自内心,完全是真情流露,李泽成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景,每次李泽成都是心有感触,心想,官能做到院长这般地步,能被父老乡亲发自肺腑的爱戴,应该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了,自己跟在院长的身边,自当努力学习才好。

  李泽成此时看见了杨志远,他正被安保人员阻挡于外。李泽成走了过去,打了声招呼,杨志远这才被安保人员放了进来。李泽成笑,说:“志远,这回行动倒是蛮迅速的。”

  杨志远说:“这种时候,岂敢拖拖拉拉。随便冲洗了一把,换了件衣服就来了。”

  此时院长已经走到尼桑碧莲边,李泽成不知道院长让杨志远‘一同出发’是何用意,不敢自作主张,他走到院长身边,汇报,说:“院长,杨志远同学来了。”

  院长‘哦’了一声,招招手,把杨志远叫到了身边,院长看了杨志远一眼,和蔼地一笑,说:“小杨同学稍一打扮,董事长的派头就出来了,不错,有精气神。”

  大家笑了起来,把杨志远笑得有些不好意思。院长又问:“小杨同学,可有车?”

  杨志远指了指不远处的‘五十铃’,说:“有啊,那辆‘五十铃’就是。”

  院长一看是个双排座的小货车,笑,说:“小杨同学,不对吧,光你杨家湖就投入了上千万,不会连个好一点车都没有吧。”

  杨志远说:“院长,我们杨家坳很多东西都有,就是没有奢侈品。既然要乡亲们谨记‘穷不倒志,富不癫狂’这八个字,我们公司的管理层就该从自身做起。车也就是个代步的工具,要是开着个豪车,真要拉个鱼种什么的也不方便。”

  院长点头,说:“知道以身作则,很好。”

  院长一指自己坐的尼桑碧莲,说:“既然如此,那就随我的车一同上省城如何。”

  杨志远吓了一跳,要知道能跟院长同车的,无不是一方显赫,自己就是一个无名小辈,怎敢与这么多高级领导同车同座。

  杨志远说:“院长,这不妥吧?”

  院长笑,说:“没什么不妥的,这也算是对你以身作则的一次奖励。”

  李泽成知道院长让杨志远上车肯定另有目的,他说:“志远,别耽误时间了,准备上车。”

  此时院长和乡亲们挥手话别,大家开始跟随院长依次上车,杨志远跟着李泽成走在最后,他有些紧张,说:“泽成师兄,院长此举不知是何用意?”

  李泽成说:“院长叫你上车不会没有缘故,我估摸着他是想听你谈谈这两年的工作体会,你该有个心理准备。”

  杨志远在李泽成面前无所顾虑,他笑了笑,说:“泽成师兄,有这么多的领导在场,院长真要让我谈农村工作的体会,我哪敢开口,我一个小字辈,算哪根葱。”

  李泽成说:“志远,以前虽然听你说到过杨家坳的变化,因为没有亲眼所见,所以没什么直观印象,今天得以亲历,我心里的震动很大,我想其他人也会是一样,你能用两年多的时间把杨家坳经营得如此有成效,肯定有可以值得大家借鉴的东西在里面,院长的目的只怕就在于此,他是想听听,你是否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理论知识来。你有知识有想法,又在农村工作了这么久,这是许多专家、领导所不及的。”

  杨志远说:“我可不敢在院长面前班门弄斧。”

  李泽成笑,说:“志远,院长的脾性我是知道的,他让你说,你就说,怎么做的怎么说就是,说错了也没关系,院长允许错误,但不允许虚假,你杨家坳的成绩摆在那,实实在在,院长既然把你叫上车,他就已经在心里肯定了你的成绩,说实话,这两年你成绩斐然,让我这个做师兄的脸上也光彩。”

  说话之间,杨志远随李泽成上了车,杨志远一看车的后座还有一排空位,正准备走到后座去。院长拍了拍身边的那个空座,说:“小杨同学,坐这,我们谈谈。”

  李泽成知道自己猜得没错,院长就是想听杨志远回农村这两年多来的收获和体会,获得第一手的资料。院长政务繁忙,不可能专门抽出时间和杨志远细谈,而从杨家坳到省城的这段时间院长没有安排,正好可以和杨志远好好谈谈。院长只怕对此早有考虑,不然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