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作品:《城姬三国精校版


  不仅是从寿春城外撤离,甚至是撤兵离开了淮南,曹操已经打下大半的汝南,刘备打下的广陵郡北部,也完全撤兵回去。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的春耕都可以省了——此时留驻在这里,和深入大漠差不多,全靠大后方的补给!

  刘备离开的时候,还对百姓痛哭不已,表示愿意和他离开的百姓,自己就算饿死在路上,也不会少了百姓一口吃的。

  不过一来是故土难离,不少百姓还想要靠往日的陈粮、草根、树皮什么的忍忍,二来是信任问题、消息传播速度的问题,愿意离开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最终携民七八万,渡过淮河、返回了下邳,一时也传为美谈,令刘备的民心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江东的白图,看着捕风卫上报的淮南百姓的灾情,心如刀绞,毅然在曹操和刘备退兵之后,出兵寻阳渡口、濡须口、瓜洲。

  皖县也向北占据石亭,险要的夹石道则不必强求。

  按说此时征战,绝对是一件不利的事情,但是……白图仅仅是要占据这三处港口的话,却并不会有太大阻碍。

  寻阳渡北方是蕲春城,濡须口挨着巢湖,巢湖再往北是合肥,而瓜洲往北,自然就是广陵城……

  这三座都是大城,蕲春稍微差一些,另外两座堪称是墙后城坚,非苦战难以攻克。

  白图也没有想要攻坚,而是发扬心系同胞、大爱无疆的精神,接济淮南守灾百姓东渡!

  加上已经被控制的皖县,沿着长江北岸,淮南与江东之间的下游一段,有四处都在白图的控制中。

  十二月时,白图在淮南大批的洒下斥候,不为了侦查敌情,只为了宣布消息——淮南百姓只要抵达寻阳渡、石亭、巢湖、瓜洲,四者中任何一处扬州军的军营,都可以获得救济粮,并且前往江东避祸。

  夹石道要过大军困难,但是零星的百姓、流民,除非是真正的绝路险途,否则“易守难”攻对百姓是无效的。

  历史上曹操占据淮南后,要强行迁徙百姓,结果百姓畏惧之下,反而大批的南下江东,相比之下,现在袁术的控制力更差,而且……除了江东之外,徐州也好、豫州也好,都养不起这么多灾民!

  白图不仅承诺,在灾年将确保家家户户“青壮出力、全家有粮”,而且承诺在收复淮南之后,将安排大家返乡……

  等到三国时期的时候,军阀们才会明白,一个势力真正的实力,不是占了多少耕地、有多少刀兵战马,而是有多少劳动力!

  仅以江东而论,最容易覆盖水利工程的膏腴之地,就是以前的豫章北部、也就是现在的鄱阳郡,以及吴郡北部、震泽附近的平原。

  这两处水利铺设完成之后,完全开垦,耕地就能达到一百五十万顷,汉制一顷五十亩,以一户耕种百亩而论,放归于民则可养活七十五万户——比现在江东的总人口还多,哪怕所有黑户隐户全都挖出来,都未必有这么多人。

  而如果收归于官有,在耕牛齐备,那几种适合大型平整天地的耕犁,也都被研发出来的情况下,也需要数十万青壮在此屯田,所得更是足以令白图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在其他地区的免除粮税!

  因此“人”才是真正基础,白图之前仿佛仓鼠一般,攒下这么多救济粮,不就是为了“人”?

  哪怕百姓不愿意离开、还需要考虑,也可以在白图驻军之处,领取够一家人几日之需的口粮,他们将是最好的宣传者!

  以白图的民望,加上救济粮真的“撒”了出去,一时间别说是城外生活的乡民,就连合肥、广陵这样的大城中,都有人悄悄潜出城。

  袁术得到消息后,愤怒的下令,江北各城戒严,加强斥候巡逻,如有刁民被引诱,可就地格杀……

  然而对于真正坐镇的陆勉、舒邵等人来说,显然不能完全落实主公……或者说是“陛下”的命令!

  如今的旱情,令他们的回旋余地很小,制止流民投奔白图容易,但是……之后呢?

  袁术只让他们全力拦截百姓,却没有拨下救灾的粮食,甚至连救灾的计划都没有。

  难道看着他们饿死?

  至于就地格杀什么的,陆勉、舒邵更是默契的当做没听到。

  先不说袁术的南阳嫡系都集中寿春,像是蕲春、广陵、合肥……城中守军,大多都是来自于当地,真敢这么做,分分钟就要酿成兵变。

  而且他们本身的道德底线,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一般来说,这种时候只要给对手泼脏水就可以——自己做,很难,但喷人,很简单!

  大可以说白图是将人送到江东当奴隶,老弱妇孺只能饿死,青壮也会戴上脚镣去挖矿,甚至再大胆一些,直接可以说白图要用人肉做救济粮……

  实际上袁术也的确是这种指导宣传的,但是……作用实在太小!

  “杀一人如杀我父”的金玉之声犹在耳边回响,一边是在淮南横征暴敛的袁术,一边是心系百姓、大仁大勇的白图,“相信谁”这道选择题,实在太简单……

  舒邵所在的广陵城,守灾情况稍好一些,于是自作主张的对百姓开仓放粮,一时间倒是令广陵郡的民心稍微安定下来。

  但也因为挪用了军粮,而引来了袁术的责难,直接派人将舒邵召了回去……

  在袁术的方寸大乱中,整个十二月,三十余万百姓渡江东来,相当于普通大半个郡的人口!

  而且白图明白,这还是淮南百姓家中,不少都还有存粮,而且……对明年的收成还抱有期待。

  等到旱情延续,将有更多的百姓投奔……

  第一百五十二章 会稽之虎

  甘宁来到会稽已经大半年,名义上他是因为好战,被“贬”到会稽做太守。

  毕竟以东汉时期的普世观念,丹阳太守要比会稽太守风光得多,甚至没见识一些的官员,全凭臆想的认为,会稽到处都是野人、瘴气……

  不过虞氏、顾氏、陆氏等等大世家,却都知道甘宁在会稽,是另有要务,还遵照白图的命令,送了一批船工给甘宁,都是连带着卖身契和家人一起送来的。

  同时甘宁一到任,便去信回老家,三个月后,蜀中甘氏的一批船工、纺织工、染工,也绕路荆南四郡,来到了江东……

  蜀郡甘氏虽然不会因为一个“太守”,就举族迁徙,但是……甘宁在白图手下的受重视程度,以及白图本身的潜力、势力,已经足以令他们决定,分割一部分势力,来辅佐甘宁。

  今后甘宁的这一支,就是会稽甘氏!

  不用多说,作为虽不显贵、但却老牌的世家,这点魄力还是有的,无论今后发生什么,哪怕白图与益州刀兵相见,两个甘家也是各位其主。

  有了技术、人才上的支持,蜀锦和造船两个任务,都开始忙碌起来。

  一开始甘宁要插手织锦业的时候,一些本土的江东锦产业背后的豪右,还有些看不过眼。

  加之以为甘宁是“失宠”来会稽,故而还暗中下绊子……

  不过此时的江东锦,远不如蜀锦有名,以此为支柱的豪右,也就勉强是“豪族”的程度,真正的世家名门,利益并不在此——大多在盐铁和木材、造船上!

  甘宁却不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