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作品:《三国之北地枭雄精校版

不难猜测黄巾军已经抵近十里之内。

  吴阳仓促的向祖昭、文丑二人行了一礼,面色严峻的说道:“大公子,文都尉,适才我等在南边探查到贼情,黄巾贼众的大军已经到了云河,再有半个时辰就会到这里。”

  云河是平刚县东南开外的一处小市集,距离此间不到七里路。

  祖昭并没有太多的担忧,既然他选择留守此地,目的就是要与黄巾军正面交锋。继而,他十分冷静的问道:“贼众来了多少人马?”

  吴阳说道:“后面的人不清楚,打头的足有两千人,有马和大弩。”

  一旁的文丑低头沉思了一下,他对围城的黄巾军分布自然要比祖昭、吴阳等人更清楚,当即推测的说道:“就此间逃窜的贼人一来一回,眼下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多,贼众收到消息后必然是集合了左近大部分的人马,至少有四千以上。”

  祖昭微微颔首,脸色沉思,一时半会没有急着说话。

  文丑很快又说道:“只怕随后还会赶来更多的贼子。我等务必要一击击溃贼人前锋,彻底毁其锋锐,否则大敌接连而来,恐怕难以为继。”

  一旁吴阳听了文丑的话,连连点头称是。

  祖昭正色的说道:“以在下之见,眼下务必要利用好地形优势。以步勇坚守阵地,从正面牵制贼寇,再汇集所有骑士,迂回到贼寇侧翼发动冲锋。尽可能将贼寇之众拦腰截断,然后趁乱歼其生力。”

  文丑想了想,对祖昭这个提议多少有几分担忧,但他并不是一个不敢冒险的人,眼下要赌的就是能在交战一开始便能击溃黄巾贼的士气,使黄巾贼陷入混乱之中。即便黄巾贼人多势众,可到现在也已是强弩之末。他最终点头说道:“如此,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你我各领一支人马,分头行事,冲锋之事我比你有经验,便由我来带领骑士,你与奎县尉他们固守营垒拖住贼人。”

  祖昭原本希望能够率领骑兵迂回进攻,正如文丑所言,这事实上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他们首先面对的仅仅是黄巾贼的先头部队,如果不能按照约定计划一击击溃贼势,很容易就会深陷其中。待到后续的贼军赶到,势必会陷入重重包围,到时候必然会适得其反。不过,正是考虑到这一层,他才认为应该由自己亲自带领骑手,并不是自己的指挥能力要比文丑厉害,而是在目前官兵与义勇的骑士之中,徐无祖家庄的骑士算是最精锐的装备,而他身为祖家庄大公子,与本门子弟自是最有默契。

  一念及此,他立刻说道:“文都尉,切莫看在下年少,在下在家乡时常乘马出入,算不上弓马出众也是娴熟于身,更何况我无义勇平日多与在下往来,别有熟络和默契……”

  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文丑掷地有声的打断道:“此事非同小可,可不能逞一时之勇。他日战场上自少不了祖公子用武之地,但绝非今时今日。无须再多言其他,我既是都尉,你等便应听从指挥调遣。”

  祖昭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辩解,毕竟他不可能同时跟周治和文丑两位都尉对着干,只能颔首道:“如此,那在下便听从文都尉安排。”

  随后,二人分头着手准备。

  祖昭找来韩当、祖陵、祖成、张远、张预等人,转告了文丑做出的决定,并让他们在迂回作战过程中务必要小心,尽可能重创贼寇,即便最终作战失利,也一定要尽快判断形势,想方设法脱身,万不能让队伍陷入重重包围。他让古丽娜尔留在自己身边,一个女孩子就算有再厉害的身段,也断然不能轻易上阵杀敌,更何况两军对阵原本就有诸多忌讳。

  文丑集合了他的部从,又将周治的部从调来,很快便在营寨东南方向集合了全部骑兵,统共有近八百余人。一切准备的差不多时,在南方时刻打探消息的斥候再次赶回来汇报,黄巾军已经到三里之外。没过多久,在营垒这边只要稍微举目眺望,足以看见远处地平线上,一抹黑压压的影子正由南向北而来。

  此时,周治早已回到城内,安排城中兵力抽调到东北城池这边,同时也传令各城门严密监察城外动静,一旦发现城外黄巾军有任何动向都要及时上报。他也给了各城门守将一定特权,但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大可伺机主动出战,以策应东北战场上的局势。

  祖昭让所有步弓手在罗列的障碍物后方排好阵势,高奂、奎安二人负责统率刀盾手,一旦步弓手得手后,刀盾上立刻上前替位。

  随着黄巾军越来越逼近,黑暗中的气氛愈发显得冰冷和紧张。

  营垒这边,官兵和义勇们尽管还保持着大胜之后的士气,但面对黑幕之下渐渐笼罩而来的敌影,预感到稍后的厮杀肯定会十分惨烈,多少心中还是有些许的担忧。

  黄巾军在距离营垒大约两百丈的地方渐渐放慢行速,开始不疾不徐的调动阵型。

  文丑的骑兵早已湮没在黑暗之中,以出发前规划的迂回路线,只怕还需要两刻钟的时间方才能抵达突袭的位置。

  官兵中几个小校有些按耐不住,认为应当趁黄巾军立足未稳之际赶紧抢攻。

  祖昭却没有赞同,既然一开始就说好要利用地理优势,又辛辛苦苦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布置防御工事,岂能就这么白白的舍弃。

  没过多久,南方的黄巾军已经列好队伍,骑手在前排成两个纵队。寂寥的黑夜中传来一声嘶吼声,那些骑手开始运动起来,在宽阔平原上慢慢加速。就在黄巾军的骑手们发动冲锋的同时,后方密密麻麻的一大队贼众也跟在后面奔跑起来。很显然,黄巾军根本不懂得骑兵战术的运用,简单的以为骑兵在前冲,其他人跟在后面冲,仅此而已。

  平原的大地上渐渐有了震动的感觉,迫近的杀戮奇袭愈发显得扣人心弦。

  祖昭骑在马背上,对左右大喊道:“步弓手,准备。”

  障碍物后面,几百名步弓手纷纷取出羽箭开弓,半举对准天空。

  待到黄巾军的骑手冲入四十丈时,祖昭果断的下令放箭。羽箭的射程虽然有限,但也要估算好骑手奔跑的速度,毕竟羽箭在半空中划出抛物线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箭雨一轮接着一轮铺洒下来,然而尽管是正面射击,面对高速移动的目标仍然有失准头。在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精准的估算,完全是凭借经验和技巧,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十拿九稳。

  黄巾军的骑手零零散散有人坠马,惨叫。但是更多的仍然在急冲。待到敌人迫近到二十丈时,祖昭下令刀盾手立刻替换上前,而步弓手撤退到后方后,继续保持箭雨覆盖式的射击。就算射不中骑手,也得想办法压制骑手后面的那些数量更多的贼寇。

  营地南边的障碍物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极好的效果。黄巾军骑手根本没办法直接冲入官兵、义勇的阵地,只能分成两股绕开障碍物,从营地两侧杀将进来。而这便给了官军、义勇更多的进攻空间,一边消弱骑兵冲锋的势头,一边借机打击骑兵后面的步兵。

  “接敌,全军接敌!”

  “奎县尉,快去拦住西边的贼骑,决不能放走一人。你们,跟我来,去东边接敌!”

  “杀,杀啊。”

  “放箭,继续放箭,快!”

  营地中一片焦躁不安的呼叫,人们跟着命令变换和调动着。

  正面的刀盾手做好了与黄巾军贼众交手的准备,步弓手们还在把各自箭壶中剩下的羽箭射出去。